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尚永奇
[导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深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便是推进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实中,许多小学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认识是模糊或片面的。因此,本文对如何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尚永奇   大方县猫场镇六仲小学    551605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深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便是推进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实中,许多小学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认识是模糊或片面的。因此,本文对如何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6-01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年龄阶段是奠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作为班主任,孩子在校的直接管理者,生活上的辅助者和影响者,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现在的教育,不能像旧时代那般,只关注知识面的摄入,从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但其实,只有孩子心理健康了,知识的渗透具有直接性的意义,引导学生家长正确理性的教育孩子,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理解他,肯定他。
        1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由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然以讲授为主的传统,但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和体验为主的原则,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感兴趣,无法有效理解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其次,许多教师和家长过分重视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的成绩,对孩子心理教育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一颗健康善良的心对孩子有着重要意义。这种错误认识让学生错过了塑造良好心理的黄金时期,不利于其积极人格的形成。最后,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觉得本门课程较为轻松愉快,没有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容易产生“该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増加该课程的趣味性,通过“玩”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能让学生体验昂扬向上的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1]。
        2心理健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在现在小学健康教育中,德育是很早就引入了一个概念,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所以在传统的教学中加入了德育的教学。但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因为我们也知道孩子过于懂事反而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所以说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小学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相结合起来,然后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程度,进而更好地促进学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2创设和谐互动的课堂心理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具感染力的,好的情绪能带来积极的反应,坏的情绪能引发消极的反应。课堂上的心理氛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情感,进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主任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心中具有与生俱来的崇拜感,班主任鼓励的话语、亲切的关怀和肯定的眼神,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认可。班主任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对学生错误适当的容忍等,都可以有效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自尊和自信的环境中学习,获得心理满足感,产生学习的动力,做到主动学习。
        2.3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各个学科
        由于很多小学并没有具体开设心理健康的在这一门课程,所以说这个时候想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那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的各个学科相关联,首当其冲的就应当是语文学科,因为语文学科具有价值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能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的培育。其次,英语和数学当中也可以适当的渗透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2.4挖掘学生潜力,拓展思维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忽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这一特点,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积极心理学能扩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不断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故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能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解放学生天性,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发更具创造性的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不断的学习中突破自我,不断进行思维创新,拓展创意思维[2]。
        2.5发挥学生群体的教育力量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学习方式。采用学习小组方法,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不仅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能促进整个班级体的良好氛围,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责任和担当。班主任应该在集体活动中多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用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2.6联合家长共同给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合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指导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多问问孩子的想法,拒绝给孩子灌输只有学习好才有前途的老旧观念,要学会尊重孩子,多让孩子交朋友避免从小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孩子做错了不要急着打骂,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方法不是只有暴力,要冷静的让孩子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并且告知孩子这样的错误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让孩子主动说出避免再犯的方法。这才是合理有效的纠错方法,多鼓励孩子,拒绝用“别人家的孩子”打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遇到问题不要急着告诉他答案,让孩子独立思考,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3]。
        结束语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作用的,尤其是小学生们刚刚进入学校这个环境,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个过程以及这个时候的心理教学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小学班级中教师能够管理得很好,并且能够以健康正确的方式进行教育,有效地避免学生不良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恩珍.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2):246-247.
[2]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6):116-118.
[3]回雪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