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学习性区角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吴镁镕
[导读] 学习性区角是以个别化学习为主,它是兼于集体教学活动和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它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活动,另外,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及时地、不断地调整活动目标,让各种不同活动材料的投放,能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本文以幼儿的学习性区角活动为切入口,在材料投放、孩子兴趣、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研究,丰富了幼儿学习性活动的材料,提升了幼儿参与学习性区角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多元能力的

吴镁镕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中心幼儿园  江苏  无锡  214183
【摘要】学习性区角是以个别化学习为主,它是兼于集体教学活动和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它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活动,另外,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及时地、不断地调整活动目标,让各种不同活动材料的投放,能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本文以幼儿的学习性区角活动为切入口,在材料投放、孩子兴趣、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研究,丰富了幼儿学习性活动的材料,提升了幼儿参与学习性区角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多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性区角  兴趣  材料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3-02

        一、游戏现状:幼儿操作兴趣不强
        通过问题诊断式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幼儿之所以玩学习性区角时间持续性不长的原因在于:
        1.材料新颖性不够,玩法较为单一,呈现的都是很普遍的材料,而且玩法只有一种。
        镜头一:益智区点点在给妈妈穿项链,珠子一个个穿了进去一串项链做好了,又串了一串,好了以后点点放下手中的珠子离开了益智区……
        2.有个别有难度的材料,有的幼儿根本没有理解其玩法,导致会玩的和不是
        很会玩的幼儿产生分歧,最后消减了幼儿的兴趣。
        镜头二:益智区里,孩子们都在玩乐高组合玩具,奇奇从小就在外面上乐高兴趣班,因此可以建构出各种造型。但其他小朋友没有学过,只会简单的垒高、平铺,无法搭建出有趣的造型。这天,奇奇要搭建大型恐龙,但材料似乎不够,于是就要求其他小朋友把自己的材料贡献给他玩,但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因此产生了争吵,并导致游戏开展不下去而终止。
        因此,在学习性区角活动中关于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引导是我所要尝试和探究的内容。
        二、开展“旋转小花”区角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一)科学投放,激发操作兴趣
        案例一:在一次学习性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听到学习性区角活动开始时,都一窝蜂地跑去选择自己喜欢玩的材料玩了起来,看到孩子们这么积极,我很是欣慰,可是没过一会儿,很多孩子都管自己坐在那里和同伴聊天了。我走过去一看,就连平时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旋转小花”都没人玩了,桌子上一片狼藉,泥工板、水瓶、小花随意放在桌子上,地上还有很多水。
        观察解读:
        旋转小花是操作很简单的一款游戏,可是由于太简单了,孩子们的兴趣只能维持一点点时间。尤其是学习性活动,可以让幼儿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在活动中有和同伴交流、交往的机会,案例一中的材料将幼儿控制了,所以他们会觉得玩起来没意思、没兴趣。
        策略支持:
        1.根据幼儿兴趣投放材料,让幼儿融入游戏中。
        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尽管丰富的材料能吸引幼儿参加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的时候分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目标开设不同的活动区域,活动区内容不同,投放的材料也不同。同时在投放后在幼儿玩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反思,为什么幼儿对这种材料不感兴趣,并进行对症下药,增添或者调整材料,使幼儿重新爱上它。



        游戏中,看到幼儿这样的情况,不由引起我的思考和反思,既然幼儿觉得这个材料枯燥乏味,那我就让它变得有趣,于是我增加了一些材料:不干胶、彩色纸、剪刀。
        2.提供层次性投放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提供材料时,不能“一刀切”的提供。
        比如在“旋转小花”的材料中,我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提供不同的材料,有多种玩法,让幼儿选择性地去玩,能力较好的幼儿在装饰完小花后可以自己设计路线,增加游戏的难度,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直接用别人设计好的路线进行游戏。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分层引导,做好游戏的“脚手架”
        案例二:经过我对材料的调整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高了很多,在学习性区角游戏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他们会自己探索。在一次活动中,只见浩浩和好朋友彤彤一起选择了“旋转小花”,他们两个人正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榔头走了过来,也想用磁铁吸着小花玩,可是浩浩不肯:“是我们先玩的!”榔头说:“这个材料是大家一起玩的,不是你一个人玩的。”说着他们抢了起来,这时,我连忙过去,浩浩一看见我过去了马上说:“老师,榔头抢我们的材料!”榔头拉拉我的手说:“我没有,我也想玩。”于是,我对他们说:“旋转小花有很多步骤呢,你们可以分工合作呀,装饰小花,设计路线都可以。”听了我的建议后,三个小伙伴分工合作,不亦乐乎的玩了起来……
        观察解读: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寻求玩法,归纳总结,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但受年龄的限制,对于游戏中的突发事件或者与同伴间的小矛盾他们还不太会处理,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吵起来,甚至动手,所以这个时候这就需要老师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地完成游戏活动。
        策略支持:
        1.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在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相信孩子,应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
        2.成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玩,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随意自己玩,应该给与幼儿一些建议或者规则意识,如这个旋转小花也很好玩,今天咱俩进行比赛好吗?看谁最先让漂亮的小花转动起来?这样孩子很自然地放弃自己的选择,跟随老师一起玩新的活动,这样还可以增进师幼间的感情呢!
        三、反思与展望
        陶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中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游戏中的材料投放需坚持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始终关注幼儿,始终把幼儿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作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能及时观察捕捉幼儿需求,共同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性的帮助,有效提升了幼儿原有的经验,促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紫嫣.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创设与组织[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1).
[2]张惠霞. 浅谈学习性区域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 新课程(上), 2013(6):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