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逊克县农场学校 谢先玲 逊克县 逊克县164400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启蒙时期,学生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很好的培养。
关键词: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写作的基础就是要对作文素材进行积累,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作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们对作文的素材进行积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对作文的素材进行积累,那么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一定的创作灵感,学生们往往缺乏主动写作的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
一、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创作水平 学生们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创作素材进行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对生活进行体会,让学生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观察,用耳朵来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辨别,身边的每一个现象都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的,通过结合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那么他们往往能够创作出内容比较精彩的作文。特别是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进程不断的在加快,往往会涌现出学生们感兴趣的新事物,这些事物都是值得学生不断获取的创作素材,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们获取作文素材,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创作水平。
二、充分利用教材,科学丰富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小学的教材往往是根据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编制的,其中包含了很多符合学生们学习特点的优美文段,学生们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语言优美、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意境深远的文章进行了解,从而汲取其中的优美文段,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对教材文本进行更好的获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朗读文章的方式来对素材进行积累。优美的字句能够通过朗读这种方式充分的被阐述出来,因此学生们要学会大声的对文章进行朗读,培养起一定的创作灵感。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教材进行学习之后,要帮助学生们通过阅读文本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内化,真正的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脑海里。
三、结合课外阅读,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中指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内学习,那么是不能够有效地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创作素材进行积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这种方式,来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们的基本学习情况,指导学生们对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引导学生们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在拓展自己视野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丰富。
小学作文教学中,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方面很多学生觉得作文无从下笔。每次写作训练都感觉是他们在痛苦地凑字数,学生对作文的这种抗拒心理,直接影响了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机械式作文太多。
现在很多家长也逐步意识到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性,于是利用暑期或周末对孩子开展突击式作文训练,这样训练的效果就是短期内小学生快速掌握了写作技巧,但是写出的作文技巧合理,精巧性却不足,看起来不像是小孩子的作文;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小学生一味儿的求新、求异,最后导致写出的文字脱离了实际,用力过度也是影响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小学生作文习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指导,就会使小学生陷入误区,影响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写作,而不把作文学习当成负担。机械式的训练会使小学生的视野逐步变窄,套用不变的思路就会限制他们的创新和思维灵活性,而阅读可以让他们碰到新鲜的、有趣的、别致的新天地,进一步打开小学生的语言思维。
1.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认为写作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一个陶冶情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写作的教学目的也很难达到。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写作便不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那么写作教学只是来辅助学生写作的,教学的目的相应的也就很容易实现。那么,教师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并成为亦师亦友的好朋友,与学生相处融洽。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选择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告诉他们该写什么、怎么写。教师应当尽可能给学生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教师在选定作文话题时一定要宽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围绕他们所熟悉的人或事进行写作,以激发他们对写作的欲望,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只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他们才有继续将写作进行下去的想法,并逐步将写作变成一种习惯。
2.立足生活,学会发现 作文是生活的写照,一切都来自生活,所以要立足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进而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让学生亲近自热、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将自然作为写作素材。
3.教师要转变写作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知每个学生的写作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风格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摒弃固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变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自己特色与风格的文章。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适当地设置一些教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言语表达活动,例如成语接龙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训练其想象力。
5.加强对小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 短暂的课程很难使这种复杂而漫长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措施来加强语文知识的教学。激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各种与语文有关的事物。同时,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并将其适时地运用到写作中,从而增加文采与文学修养,提高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