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理论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5月   作者:王晓庆
[导读] 高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为基础,通过课堂提问分层,练习、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的实践方法,逐步实现个体化间差异逐渐缩小的效果。
         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  王晓庆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高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为基础,通过课堂提问分层,练习、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的实践方法,逐步实现个体化间差异逐渐缩小的效果。
        关键字:数学,分层,实践
        分层次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全面充分地发展。学生间的差异不仅在先天因素方面有所区别,而且还与身心成长与智能发展方面的后天条件有关联,因而使得平日逐渐培养建立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区别,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乃至最终取得的发展高度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重视,应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存在的差异。学生之间随着个体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发展潜能,这些差异只不过是他们前进中又处于同一起点,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了不同的特点,如果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找到与起点相匹配的教学要求,开展与符合各自特点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就能迅速显现出来,学生就能在原有高度上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多样化的特点与水平,将不同的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根据同一层次或类型的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就是着眼于不同人存在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分层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一、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主体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完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最终要脱离教师的教,从而可以独立进行。
        数学教学是“数学程序,数学实践”的教学,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确立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基本教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数学教育而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指学生是所有活动的执行者,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能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数学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能高度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有强烈的创造欲望,能执着地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学生与周围的同学、教材、教师发生作用,亲自动手解决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也就是要真正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和发展学生。


        二、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课上问答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总体推进情况随时推出匹配对象和目标明确的问题,触动各层次学生,而其目的是围绕低层次学生的,旨在通过高层次学生的回答,为低层次学生提供示范,这种示范可以是知识的陈述,也可以是方法的展现。模仿性回答,提问的对象主要是中低层次学生,其目的是要求他们复述再现教师讲解或高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的有关内容,强化中低层次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使他们通过模仿掌握自己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知识难点。激发性问答,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让中等层次学生提供智力刺激,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把问题解决得更完善,而高层次学生的回答,又可以使中低层次学生进行反思,纠正认知错误。
        2、实践练习分层
        实践分层练习,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手段,教学中,向三个层次学生布置三种层次的实践练习范围:低层次为普通题+巩固题,中等层次为普通题,高层次为普通题+提高题。准备好分层选题是保证分层练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对配套的同步练习精心挑选,应逐题解答找到答案及解题方法,了解题型特点,分类汇总,是综合题型,还是一题多解,在确定之前需要不断研究和反复推敲,必要时进行共同讨论,争取使每道习题都具有典型特征,不可代替并具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应用需要,最后分层发布到各组学生。
        3、运用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有着并不统一的结果要求,相应地,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测评方法也应有所侧重,分层次考量,区别对待。对高层次学生要考核其知识掌握的深度及思维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评价,对中等层次学生以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能否运用自如为考核项目进行评价,对于低层次学生的评价则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把握好高层次的拔高创新,中等层次的知识结构完善,低层次的保证基础,防止冲突、相互影响,定期进行全面测评,试题难度逐渐深入,层次分明,学生同卷不同题,实行分层分类阶梯性测验。
        对于高中课程,尤其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实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落实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它不仅改善了学生的相关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使后进生转化,而且使优秀生也得到了长远发展,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