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绘画与手工课靶向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5月   作者:梁嘉滟
[导读] 培智学生绘画与手工课可以借鉴医学治疗中的"靶向"疗法,需要进行靶向分析、靶向定位和靶向选择、靶向治疗,从字面上理解“靶”取自于“打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靶向教学”中教师通过“靶向提问”帮助学生进行“靶向探究”根据学生特点设定“靶向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靶向指导”完成“靶向作业”。
            黑龙江省桦川县特教中心   梁嘉滟   黑龙江桦川 154300
        摘要:培智学生绘画与手工课可以借鉴医学治疗中的"靶向"疗法,需要进行靶向分析、靶向定位和靶向选择、靶向治疗,从字面上理解“靶”取自于“打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靶向教学”中教师通过“靶向提问”帮助学生进行“靶向探究”根据学生特点设定“靶向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靶向指导”完成“靶向作业”。
        关键词:靶向教学目标  个性化教学内容  特殊孩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就是在这充满生机的三月份来到了桦川县特教中心,开学的第一节美术小组课恍如昨日,在教课之前我是比较茫然的,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是听有经验的老教师介绍的,通过老教师的讲解和自身学习特殊教育的知识,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认识颜色为主。
        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画苹果,这个在我看来及其简单的内容,开始上课之后我却认识到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教学中具象的教学举例让孩子们把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同时,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例如:苹果是红色的,樱桃是红色的,草莓是红色的。实践教学画苹果,孩子们基本上都不会画圆形,更别说把圆形添画成苹果了。一节课下来虽然我感到精疲力尽,但是让我欣慰的是班级里的张婷同学学会了画苹果,虽然每个苹果都画的小的像沙果。
        课后我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要想真正的教会特殊学生画画,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我所教的美术小组的学生基本上是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的认知阶段,智力障碍的孩子缺乏抽象思维,缺乏想象力,也不能够理解立体的空间,対造型的认知停留在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基本的平面图形,造型一旦发生改变例如椭圆形,梯形学生们多数都不能够辨识。対颜色的认知少数学生能够区分原色如:红、黄、蓝至于间色如:橙、绿、紫就分辨不清,同类色之间的区分只有一两个学生可以辨别。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的初级美术教学内容是以涂色为主,我希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获得完成一幅作品的成就感,能够从临摹作品中感受绘画的魅力。更好的让学生通过対视觉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获得审美并提高素质。以“尝试”“观察”为主。
        有了一学期的教学经验,本学期我大刀阔斧的调整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以“尝试”“观察”的基础上增加了“认识”的分量,让学生认识美术表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由原来的小班整体教学转变为小班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设计属于每名学生的专属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王峰同学比较细心和耐心,画画非常投入和认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所以我安排他临摹一些造型相对复杂的作品,涂色方面教他彩铅渲染的方法,通过学习后他掌握的比较好。由于该生是听力障碍学生,所以在沟通方面比较困难,很多造型和色彩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起来不是那么顺畅,针对他的情况在对他辅导的过程中都是以演示、示范为主,让学生在看范画的过程中学习绘画方法。本学期王峰同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掌握了彩铅绘画的基本技法,造型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起稿到上色都可以独立完成,获得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案例二:刘欣欣同学。该生属于自闭症的情况,有刻板行为,观察能力和专注力强,但是他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非常弱,总是低着头说一些如梦呓般的话。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给了我很多惊喜,我发现我所教的绘画内容他都能够画出来并且物体造型饱满,颜色对比强烈,鸟啊,树啊画的都胖胖的特别可爱。他对平面造型的绘画作品临摹能力强,善于平涂。针对他绘画操作能力的要求,我设计适合他临摹的绘画作品。针对他不善交流的特点,在指导他画画的时候我语言上尽量简练,规范绘画步骤,明确每一步所要达到的绘画效果,手把手的示范指导。通过学习现在刘欣欣同学可以独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也能和我进行简单的对话。
        培智学生由于受智力障碍限制,创造力和想象力偏弱,缺乏抽象思维,手脑配合不协调,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同班学生智力发育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同一堂课、同一作品”的传统绘画与手工课的教学模式与内容,既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探索“靶向化”的教学目标和“一对一”的指导方法,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提升培智学生的美术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靶向教学,能够有的放矢的精准把握学生学情,用美术语言讲美术课,因人而异设定不同作业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人人热爱,“一人一品”,以美术技能提升促生活技能提升的良好效果。
            通过“靶向”教学,可实现教学对象与授课内容的“专属订制”,促进学生以兴趣为基础独立完成作品,从而获得成就感,使学生能够从临摹作品中感受绘画的魅力,使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进行手脑协调性的康复。更好的让学生通过対视觉形象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审美素养。通过观察-感知-动手实践与美育相结合最终达到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我相信每个天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我所学的美术专业知识,用一颗为人母为人师的慈爱之心,引领孩子们打开绘画学习的大门。
        看着他们认真画画的样子我忘记了这些都是特殊的孩子,忽略了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午后的阳光洒向他们纯真的脸庞,这些微笑温暖着我,这些欢声围绕着我,给这秋日的校园带来一道靓丽的风采!
        (注;文章中提到的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