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5月   作者:付琼
[导读] 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发展,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获取知识的体验
         大庆市肇源县头台镇中心校   付琼  黑龙江肇源 166500
        摘要: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发展,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获取知识的体验
        关键词:有效教学  挖掘教材  面向学生  课后反思
        新教材、新理念带来新挑战与新的机遇,为此,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谋求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喜欢阅读,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发展,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获取知识的体验。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从实践者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整合教学资源,深层次挖掘教材
        1.吃透教材。备课阶段,教师要认真地挖掘教材,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想清楚以下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分别是什么,怎样去落实目标,进而围绕教学目标怎样突出教学重点,用什么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另外设计好教学内容的精讲和略讲部分。关注学生反应,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施教策略。
        2.拓展资源。基于教材,但是不能局限于教材。在准备环节同样要考虑教学资源的整合与适度拓展。根据学生原有认知去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结合我们地处北方的特点,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教学之后,设计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一写家乡的冬景。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积累相结合,将语言学习与实践运用想结合。教学效果明显。
        二、面向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如若不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就像捶打一块冰冷的生铁。可见,激发学生兴趣尤为重要。
        上课伊始的热身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让课堂热起来。例如,根据小学生直观思维力较强,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实物和直观教具。像我们在教认识水果内容时,教师把水果实物、卡片、简笔画或者视频片段引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可观可敢,印象深刻。又如在教动物相关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将动画片穿插到课堂中,或者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或形态,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词卡的使用,加深印象。


             2.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真实的情境教学对于学生太重要了,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借助一些实物、图片、挂图与表情、肢体语言等进行表演,教师也可根据班级中学生的文具数量、颜色等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动作等描述文具并让学生跟做,这样学生加深了印象,感受了学习语言的乐趣,同时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一定好。
             3.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真实的语境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加深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学习和生活一直联系在一起。像在讲授《在动物园》这一课,老师利用动画将学生带到了真实的动物园当中,让学生仿佛真正的走进去一样,教师适时地对动物进行描述,让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并表示用喜欢的词语进行表达,润物无声般学会了知识点,增长了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让学生感受学语文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阅读。
             4.用好激励性评价
             众所周知,得到表扬和赞美的人都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愉悦,学生也是一样,教师的期待和鼓励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支撑。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其实,有时候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表扬的微笑,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鼓励。教师也可设计一些小卡片,粘贴,印章等对学生进行实物奖励,讲授水果或文具时,也可将实物教具送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学习语文,沉浸在快乐里。
        三、课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缺憾的艺术,一门不断升华的艺术。一节课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教师在教学一节课后要及时深入地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总结经验,及时修正不足,并设法谋求更好的教学设计方式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学生学习进步的必经之路,不间断地质疑,思考,才会出现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教师要时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创新,变中求进。对于一节课的亮点与不足,教学内容详略的设计,教学环节是否缺失都要有一个深刻的反思,然后将所思带到课堂,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课堂,使之更加丰满,更加实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起来会更轻松更愉快,教学效果会更好。    
        作为一代创新型的教师应该树立 “以生为本”的育人观,一切起点基于学生,不好高骛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其他的操作。接着就是深研教材,优选教法,用自己的创新思维设计教学活动,打造出一节节适合学生的精品课,在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求知欲被点燃,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