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肇源县第五小学 杨双双 黑龙江肇源166500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注重与其它科目的联系是最关键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就更应该在课程改革的锲机中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为这门课程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科之间 趣味性
如何使小学信息技术课更具活力,这是我与众多信息技术教师一直所困惑的,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感觉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注重与其它科目的联系是最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要活用教学形式,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就更应该在课程改革的锲机中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为这门课程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信息技术课的活力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转化。例如在教学《高级打字王》一课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对于有一定基础,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则要求他们进行表演,这样他们的兴趣就更浓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就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也就更和谐轻松了,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像这样的教学在很多学科都能得到体现,特别是在理论知识过于空洞、课程内容过于抽象时,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上一句生动幽默的语言,它即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它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缩小,师生之间更有亲和力。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贴近学生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老师的话如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新鲜活泼、幽默风趣,那么孩子就像在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动人的风景。像我在教学三年级的上册的金山画王中,打开软件后并没有像学习windows画板一样给学生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是说了一句“现在这里有许多的宝贝,但它并不想自己主动告诉大家,你能通过自己的办法让它开口说话,主动来告诉大家它的名字?”这样学生就乐了这些还会开口说话,于是想尽各种方法去尝试,其实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它的名字和使用的方法。其实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候并不需要正面的直入,有时只在旁敲侧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最重要的不是知识在信息载体的体现,而是信息载体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是引导及各种能力、意识的培养。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认识、积极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灵活、合理的运用。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已经成为了每位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到因材施教;并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向信息化递进,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更具有活力,不但是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不断探索的原因所在。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中,应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掌握知识。使我们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