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溶合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5月   作者:山珊
[导读] 我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已有多年,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溶合,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洪河学校  山 珊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我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已有多年,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溶合,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一、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做跨世纪人才的志向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将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做跨世纪人才的志向溶合于教学中。如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二、        在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责任心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爱护公物,是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文明社会所崇尚的公德,也是公民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学生养成爱护公物良好习惯的延续,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心。首先,要求学生进去以后,要按照编排就座,不能东挪凳子西抢座,避免在抢座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损伤。其次,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机房规则进行规范操作。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待屏幕上出现“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的信息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要使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三、        在培养学生厉行节约的美德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美德。由于计算机要求洁净的卫生环境,学生每次信息技术课都需要穿鞋套进行,一些学生上完课后,走出教室,就很潇洒的将鞋套随手扔掉。这样,既不利于学校卫生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浪费的习惯,于公于私都不利。这与倡导的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的宗旨相违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采用相应措施制止这种行为。
四、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观念和信息防范意识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今天,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美德。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未免有他人建立的信息库,有别人的私密文件,这样就要求培养学生要有一种信息伦理道德观念,养成不乱用别人帐号,无故乱建、乱删文件,乱发电子邮件及虚假的信息的美德,特别是在接受和传播信息时,对社会和他人要有高度责任感,不制作和传播淫秽信息以及计算机病毒,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特别是父母不在家时不允许和网上朋友在家会面,以免出现意外。
    五、在培养学生“互助、自立、贵和、礼让”的品德中溶合传统美德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跟其他学科不太一样,它存在实践性、操作性更强,现代技术更先进等特点。学生在各方面都是参差不齐的,课堂上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特别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体验快乐。在信息技术互动课堂上,应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溶合,用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熏陶青少年一代,使感知、体验和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