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站前幼儿园刘红梅
内容提要:
习主席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三条中指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我们人一生发展当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身体运动、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现实中的早期教育易出现的问题,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重规范轻道德。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关注孩子的体验和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问题,不让孩子心里有阴影,让孩子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习主席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和决心,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幼儿教育事业是国家基础中的基础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三条中指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指导纲要》第二部分第一条:“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解读保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全面一直是中国幼儿教育的主旋律。(2012年10月19日颁布)2006年开始筹备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两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强调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似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发展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准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2.注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积极的态度,良好的行为倾向,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在孩子的成长当中你更关注孩子哪些方面?你关注了你的孩子全面发展了吗?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学习,年轻的爸爸妈妈更要学习,同时也提倡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要进行学习,不学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学习跟不上孩子的成长。孩子父母高学历,可孩子表现一般,带孩子的人很重要。
一、幼儿全面发展的涵义
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身体运动、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
1.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身体健康状况和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特别是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身体运动的基础是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内脏、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育。
2.认知发展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孩子感觉注意、知觉理解、记忆想象、解释分类、演绎推理、策略评价等方面。
3.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包括自我认知、生活自理、自我控制、道德规范、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早教很重要
蹦跳跳的游戏中把对智力发展有意义的视觉、听觉、触觉、本体觉、前庭平衡觉等感官通道打通,上学之后当大量文化知识信息来袭时,能通过这些通道把相关学习信息迅速摄入,形成个人经验。首先我从身体方面给家长解读一下孩子的不同,孩子一形成就会有差别,包括母亲身体的健康、母亲的情绪、如何进行胎教,母亲爱不爱遛胎对孩子出生以后都很大的影响,遛胎:是胎儿的权利,是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学习触觉本领的机会,妈妈怀孕时的经常走走停停,,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头朝下,停一次,撞一下,臀部后背出血,毛细血管破裂,其他都被吸收了,就青斑黑斑留下来,臀部、后背、青斑越大越黑,孩子以后读书成绩好的可能性越大。
孩子出生剖腹产和顺产有很大的区别,坚持科学喂养、母乳喂养、辅食的添加(蛋黄、米糊、水果)地域的不同——长三角地区,孩子两个月就能看到妈妈的眼神,三个月能看到色彩、孩子最先看到的是橙色,穿透力更强,增加音乐的刺激增加抚触。从胎教开始,如果你坚持做,那么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变化。一个孩子的一生幸运的是遇上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只要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要有益于孩子的发展,家长就愿意去为孩子做、主动做、不嫌麻烦、不怕累如:旅行满月出家门,百天出小区,周岁就到处走,父母提前备课参观游玩,如早晨叫孩子起床,胡子渣一渣,轻抚后背,挠挠痒痒,在微笑中醒来开始快乐的一天。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感受,很重要,注重随机教育,如:扔冰棍纸,过马路,排队,能和幼儿园老师积极配合。孩子遇上负责任的父母很幸运,遇上负责人的老师很幸运。
1、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
脑量、神经突触的数量与长度、神经髓鞘化;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感知觉、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生理成长、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最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
出生时脑重量350g,是成人脑重的1/4,6个月时为出生时2倍,占成人脑重的1/2,2岁时脑重为出生时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2/3,3岁时接近成人脑重 75%,6岁时脑重量达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
2、关键期
一个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里,某些外部条件对个体的影响可超过在其他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1935年,奥地利动物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K?Lorenz发现: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动物的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叫“关键期”。
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1.5-4岁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的敏感期1.5-4岁是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2-4岁是改进动作、时间、空间概念加强的时期2岁半~3岁半是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3岁左右是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2.5-6岁是感觉精确化的敏感期4-5岁对顺序排列特别有兴趣,4.5-5.5岁阅读兴趣关键期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3、人的智力发展曲线图
智力发展存在着关键期现象:12岁定终身,6岁时智力的80%就差不多确定。
4、现实中的早期教育易出现的问题
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重规范轻道德。
片面教育——得不偿失:个体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格塞尔“双生子爬台阶”的实验告诉我们,任何过早教育、过度教育都是属于“揠苗助长”的摧残行为;孩子过早学习知识或技能,学习其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的东西,会导致其对学习的退缩,扼杀其学习兴趣;表面上似乎是丰富了给孩子的心理刺激,实际上却造成刺激剥夺的后果;过早或过度教育剥夺了婴幼儿以健康心理走向成熟的机会,也妨碍了父母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到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中去。
三、早期全面发展教育的依据
顺其自然、科学引导;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偏好,让孩子玩他们喜欢的玩具,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干他们喜欢干的事情;同时给以恰当的引导,适当的控制,使孩子的兴趣和愿望不脱离社会期望(全面发展)的方向 。幼儿园是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幼儿园的孩子在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蹦
四、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做法建议
1、和孩子经常交流。例如:早晨孩子还在被窝里,用轻吻或轻拍唤醒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爱和温暖,美好的一天从爱开始,也让孩子学到早晨用爱问候他人,设定一些固定时间分享和交流。再如:告诉孩子今天工作中有意义的事情或开心的事情,和孩子分享你的工作。倾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收获或者失落。专注倾听孩子的分享,不轻易打断并积极回应。最后可以告诉孩子你的一些建议。
2、和孩子一起劳动。为孩子准备早餐过程中,请孩子参与,让他负责拿碗筷或者端一些不烫、较轻的食物,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能力。与孩子共同种植、饲养,观察植物的生长,感受生命的成长。
3、和孩子一起运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进行球类,跑步,游泳等,家长在和幼儿一同运动时,更容易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可以鼓励孩子坚持。
4、和孩子一起游戏。风筝、棋类、科学实验、美工制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5、和孩子一起阅读。全家一起读有益心灵的书籍(如绘本),并一起讨论、表演等;在孩子睡觉前讲一些轻松美好的故事。(简介绘本)
6、和孩子一起外出。节假日带孩子走出家庭。去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去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带孩子去认识世界。如看海、看山、看草原……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替代的。但孩子成长期间,来自父母亲全身心的关注和爱护,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帮忙照顾、呵护,永远无法替代的。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用心陪伴他!这是作为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用你的爱和时间,陪伴她最宝贵的童年!
7、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关注孩子的体验和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问题,不让孩子心里有阴影,让孩子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幼儿全面发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刻不容缓,教师也义不容辞,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关键期,我会不断的学习和发现,积累经验,用专业知识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家园紧密团结联手共育为幼儿打造幸福童年,为祖国和家庭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后继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北师大钱志亮教授国培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