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自读课文阅读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5月   作者:何金鹰
[导读] 遵照语文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双重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
       何金鹰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和平乡学校 163000
        遵照语文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双重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自读课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读课文不能篇篇面面俱到的讲解,要指导学生在学完讲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读课文的阅读,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摸索出一套指导自读课文阅读的方法,即“四步阅读法”。
        第一步:勾划圈点,整体感知。这是阅读的第一步,可以小声的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出理解不透的句子,在下一步阅读中研究、讨论;圈点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尤其是在文章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更应该弄明白。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自读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句子“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词语“泛滥”能否用”澎湃“或“涌动”代替,为什么?
        指导学生弄懂“泛滥”原意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这样学生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用“泛滥”来形容那狂放的心情,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十分贴切,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出作者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这部阅读中,既要使学生认识到勾画圈点方法的重要性,又要使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的大体内容,因此这一步是理解课文的开端,是启发教学的基础程序。
        第二步:自斟句酌,细心体会。在这一步阅读中,可以边默读边琢磨上一步阅读中画出的不理解的句子,然后研究课文内容。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内容,即写了什么景物,记了什么事情,讲了什么道理,发表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什么情,说明了什么事物等等。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因此默读较好。要求学生在默读中划出优美的语句,对主题句、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做出批注,然后互相交流,并抓住这些句子,总结出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自读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昆明的雨》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课文第二段和第十一段作者都只用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独立成段,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我引导分析这两句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学生总结出作者写昆明的雨,是为了抒发对昆明的雨季深切怀念的情感。
        这一阅读环节中,学生的思维比较积极活跃,课堂气氛较好,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
        第三步:适时点拨,局部把握。这一步要有感情的通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学生理解不透,可适当的点拨,还要研究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作者写文章都有一定的意图即为什么写,然而写作者并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写作意图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需要学生睁开慧眼去发现,去探讨。这一步阅读稍有难度,所以,在此环节,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把握体现写作意图的部分内容,针对局部设问来提示、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写作意图。
        例如,我指导学生自读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热烈的讨论起来,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子,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意图,领悟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
        第四步:揣摩语言,深入探究。经过了前三部的阅读,不必再字斟句酌了,可以快速的扫读,讨论文章的手法、表达方式或语言风格,以资借鉴。
        完成了这四部的阅读,可以布置适当的练习,以巩固自学内容。
        这四步阅读法中,第一步是基础,是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总体把握;第二、三、四部步是指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三部是第一步的继续和逐层深入,是学生能否完成自读任务的关键环节。
        教学启发的艺术中,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能力,进而促进知识的传授与接受,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我在这四步阅读法中注重了双基知识教学,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读课文阅读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有所创新的自读其他内容,使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然而,这绝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劳动,无怨无悔地付出,所以未来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