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特教家校共育方法与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5月   作者:杨玉红
[导读] 作为特教工作者,我们潜心研究策略。针对疫情下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了家校共育的一些初探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相应的良好效果。
        黑龙江省桦川县特教中心 杨玉红 黑龙江桦川 154300
        摘要:作为特教工作者,我们潜心研究策略。针对疫情下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了家校共育的一些初探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相应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特教  攻坚  共育  家校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但是作为特教学校,学期初所面临的问题是,学生无法到校上学,学校又不具备线上联系学生家长的有利因素。如何开展家校共育,使特教的学生离校不离教育,离校不离关怀,让家长们始终感受学校没有脱离孩子、放任孩子的教育责任,便是特教学校当前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作为特教工作者,我们潜心研究策略。针对疫情下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了家校共育的一些初探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相应的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与策略总结如下:
        一、发挥团队作用,树立攻坚信心
        疫情为大多数人带来的是恐慌、无助、绝望等负面情绪居多,这在特教教师的心理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疫情初期在家校共育开始的阶段,从事该项活动的主体老师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畏难情绪。随着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例如:1、孩子在班级时都难于管理,开展线上家校共育,简直就是行不通;2、学生家里困难,不可能有网络或是智能机,没有通讯工具怎么上?3、学生的监护人有可能是年龄大的爷爷奶奶,他们不会操作手机怎么办?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开始研究方法与策略。即先召开座谈会进行情感交流,稳定我们老师的情绪,提振士气,增添活力,树立起师者的信心。万事开头难,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当前特殊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懂得迎难而上,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一种使命油然升起的时候,做工作也就是时间精力的付出了。在教师们充分做好前期的基础调研工作下,为后期家校共育工作也打好了坚实基础。
        二、构建组织机构,合理制定共育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家校共育工作有效实施,首先建立组织保障,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业务副校长主抓,副书记参与,全体班主任实施的组织架构,然后由大家共同商议制定出每周每天线上指导的授课时间、内容以及形式,并结合前期调研家长的各种困难情况,制定出因班而异、因人而异的指导办法。例如:以班为单位建立7个群,其中含康复运动群。选取微信群、钉钉群、制作视频、电话指导访谈,个别到家送教上门的方式方法。再根据每个班的实际不同,制定自己班的小方案,再进行细化内容、方式、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管理团队,则是每周组织实施教师召开碰头会,交流彼此的经验做法,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做到资源经验共享,即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更坚定了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在疫情下,特教家校共育工作中也体现得极为充分。
        三、注重细节刻画,搭建家校桥梁
        家长对家校共育工作起初的认识很抵触,认为疫情下,孩子就在家不外出就好,对他们进行生活指导及教育觉得显然是多此一举,没有意义。所以开始多数家长比较敷衍,随着施教者的耐心细致工作,以及灵活多变、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指导课与其见面时,家长与学生也渐渐融入其中,每天在群里积极互动,热烈讨论,积极消化每天的任务课程,并做好反馈。以班为单位的每个群里校长、副校长、副书记都在其内,对于表现好的家长、学生,除了老师们鼓励外,领导也及时表扬、总结、鼓励,这也更激发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与高度。从校长的一封亲笔信到老师们亲自录制小视频,再到疫情略缓时举行的“不少一个”全校家庭走访,送去防疫物资、营养奶与面包,都更牢固了家校之间情感桥梁,为疫情下家校共育工作开启了崭新篇章。
        四、与科研工作并行,收获家校共育之果
            虽然省、市、县教育相关部门,对疫情下特教家校共育工作都作出了相应的指示,但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更是赋予了它内在的灵魂。我们申请了市级专项课题,老师们更是积极参与研究,及时撰写经验总结,装档留存。虽然疫情渐渐平息,但小规模复发可能性也时有发生。因此,对以后可能复发疫情时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总结届时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家校共育工作开展以来,学生的变化与进步十分明显。学生更乐于和老师交流了,每日认真完成健康打卡任务,还积极展示自己居家的生活情况,比如做家务、锻炼、学习、生活自理等方面实际情景。疫情过后来到校园,孩子们更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微笑总是挂在他们脸上。可以看出,疫情下他们的身心及生活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不良影响。针对此项工作,学校在秋季召开了学期初工作大会,对疫情期间家校共育表现优异的老师,给予了家校共育线上生活指导“明星教师”称号,针对学生和家长也颁发了优秀奖状。通过采取表彰机制,即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的系列表扬。不但是对此项工作的评价,更是对实施参与个体的一种鼓励,最后,课题组成员编写了适合特教学生的安全指导手册,作为此项工作的成果长久留存。
        疫情下,家校共育工作在特教学校的开展,当然有它的时限性和特定性,但经历了这一时期,这项工作使特教教师队伍更加成熟稳健;使特教学生更加乐观向上、健康活泼;使特教家长也更理解学校工作的艰难与良苦用心。作为特教工作者,我们更要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战,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教之路。当然,也包括疫情下,特教家校共育方法与策略的浅显尝试与探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