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桂生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 徐州221131)
【摘要】教育在人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积极的作用。教育的价值观更是引领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更是应运而生。职业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更好的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发展,结合现阶段职业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模式,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时代意义,作为教师努力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推动职业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是每个职教人奋斗的目标,在职业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对国家中长期的教育发展战略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是“以人为本”长期贯彻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本文从各个方面简述了教育价值观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时代意义 实现途径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更是肩负着促进社会和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的人文理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基础教育的强弱,随着物质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育观,能够重新建立新型的教育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职业院校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意义
教育不仅要要培养素质较高的人才,更要提高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要有教育理想,把教育事业放在首要的位置,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让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今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以人为本”就要把人放在第一的位置,尊重人的思想、权利、尊严,一个人如果忘掉在学校里学到的所以东西,那么剩下的大概就是教育了,教育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价值。在职业院校中教育过程的职业性会显得更强,“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观应该包含三个基本的理念:其一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可以开发,作为职业教育者要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每个学生生而平等,只要用心发觉每个人都能绽放光彩。其二,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年龄较小、思想不够成熟等特点,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成长,我们要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帮助学生成人,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使命,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更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三,职业教育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多,那么我们的学习空间也更有弹性,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有着深刻的影响,国家每年都会为职业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职业教育要想面向现代化,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时代意义
“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个体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更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独立的,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切磋必然会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成长,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相长,相互之间的联系让学校和学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远大的职业目标,建立健全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操,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教育就是能够让人的身心得的发展,性格得到完善,能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决不能把人当成一种工具”新的教育时代下职业教育要以党的政治方针为指引,以造福人类文明为己任,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面向的团体更为广泛,相对于普通的院校,职业教育的准入门槛更低,职业教育更具有普及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让职业教育培养更具有社会价值的职业人才,让学生获得更为踏实的谋生本领。更加关注学生毕业后的生存能力,让职业教育去掉功利主义,打造风清气正的职业院校势在必行,学校是学生陶冶情操、熏陶情感的重要圣地,“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让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可以更好的把握人的本质,让人在发展的社会中实现成长,“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的和谐因素来培养,帮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职业情操,“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观要求老师要更多的关注身边的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三、“以人文本”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实现过程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教育的真谛,新时代下要想推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就要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实现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有效的途径基本有三点。
(一)创建优质的自我展示平台,完善职业教育机制
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开展丰富的娱乐活动,注重学生审美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圣地,更加注重学生情操的陶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的准备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从组织策划到上台表演,其中不仅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挫折带来的锻炼。从理论到实践学生在丰富的活欧成长动中相互配合,相互鼓励,共同收获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一项服务性的教育,面向的群体更加的广泛,传统的职业教育功利性较强,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更公平的教育。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层次感,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开发,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授课模式。
(三)积极开展心理学教育,让职业教育更加焕发活力
教育的目的是站在人价值观角度的一种评价,通过积极的引导提高学生价值潜力。同时促进教师的价值得以提升,运用积极的心理学学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得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水平有所提高,从而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充分发挥学生的特性,根据调查统计现阶段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普遍有待提高,这和中职院校的生源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自暴自弃学习积极性不高,遇到问题容易妥协,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就无法发觉学生的潜力,长此已久学生就会自暴自弃,从而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积极的心理学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想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深化教育制度的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让职业教育越办越好,真正成为人民期待的、想要的教育,作为职业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之路是师生共同走向幸福的有效途径,时刻认识到“以人为本”职业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的时代意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培植.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09,10:90-96.
[2]孟建伟.教育与幸福[J]教育研究,2010,2;28-33.
[3]韩歌萍.大学教师如何确立教育信仰[J].理论导刊,2009,(10).
[4]黄云鹏.对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0,(5).
[5]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