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赵玉和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赵玉和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现阶段情况而言,高层房屋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主体但。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现阶段情况而言,高层房屋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主体但。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因此施工难度大,需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针对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进行了研究,对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目的点明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难点和重要性,为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高层。高层房屋建筑对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进了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的特点,因此其施工难度较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需要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
        1.1高空作业多
        高空作业多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之一。高层房屋建筑的结构复杂,主体建筑高、层数多,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作业环境上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多为高空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工作,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的发生。
        1.2基础埋置深
        基础埋置深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又一特点。高层房屋建筑基础埋置的位置更深,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大、重量大,对整体稳定性的要求是很高,埋置深度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
        1.3施工周期长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还表现在施工周期长方面。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往往较长,一般情况下,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要经过冬天和夏天,其最长的施工周期可能要超过2年,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也较多,因此,探索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势在必行
        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高层房屋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的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控制好混凝土强度,应做好以下工作。
        2.1.1配合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故尚需进行试验试配调整和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调整方能确定砼的配合比。

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土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严格执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2.1.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房屋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工程施工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对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养护时间要求、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措施,同时注意根据规定不同水泥品种和砼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对于大体积砼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另外也要加强养护期的督查。
        2.2高层房屋建筑裂缝的控制
        2.2.1设计措施“放”的措施。
        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2.2.2施工措施“放”、“抗”相结合的措施。
        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应着重在控制砼的温升,延缓砼的降温速率,减少砼的收缩,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如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掺加减水剂粉煤灰等,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温差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参考文献:
        [1]陈钊,陈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65.
        [2]刘志坚.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J].江西建材,2014(20):55+60.
        [3]张万库.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223.
        [4]霍文棋.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66.
        [5]陈建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中华建设,2011(07):170-171.
        [6]纪晓蓉.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