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中不同振捣工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李根龙
[导读] 摘要:凝土浇筑施工作为公路工程现场施工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合理操作,深化混凝土浇筑质量。
        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4
        摘要:凝土浇筑施工作为公路工程现场施工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合理操作,深化混凝土浇筑质量。其中,不同振捣工艺往往会对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中不同振捣工艺的作用影响为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混凝土浇筑;振捣工艺;影响分析;
        1 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及振捣工艺分析
        1.1 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往往会对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混凝土浇筑环节的重要性,施工单位方面明确要求从事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原则及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现场浇筑方案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落实。其中,正式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现场施工人员应该针对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工作进行合理检测[1]。
        待检测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混凝土浇筑环节中振捣工艺的选择往往会对混凝土结构物自身强度以及外观带来一定影响。针对于此,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立足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明确不同振捣工艺所带来的作用影响。并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振捣工艺,实现混凝土浇筑过程。
        1.2 混凝土振捣工艺
        1.2.1 振捣目的
        混凝土在生产原材料的组成方面,主要以水、水泥、外加剂以及粉煤灰等物质为主。因原材料类型多样性且自身存在孔隙以及气泡等问题,导致其在搅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或者不密实的情况。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现场施工人员选择应用符合混凝土施工规范的相关振捣器具。重点针对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气泡问题得以减少[2]。
        结合现场反馈情况来看,通过合理应用振捣工艺,不仅有效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气泡问题,同时还有效减少了混凝土自身的含气量,可以促使混凝土变得更加均匀密实。最重要的是,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振捣处理之后,混凝土自身强度会大幅度提高,同时,外表面上蜂窝麻面问题大幅度减少。
        1.2.2 振捣方法
        关于混凝土振捣方法的选择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环境表现情况以及结构物组成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混凝土振捣方法可以从插入式振捣棒法、平板振动器法等方面进行合理选择。其中,对于结构物施工而言,可利用人工辅助振捣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目的在于减少漏振或者欠振等问题。根据现场反馈情况来看,通过合理应用混凝土振捣方法,基本上可以为混凝土浇筑质量以及自身强度提供良好保障[3]。
        2 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中不同振捣工艺的影响分析
        2.1 混凝土试件制作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振捣工艺对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作用影响,本文主要以某地方道路涵洞墙身混凝土为试验对象,通过利用改变涵洞墙身浇筑施工现场制作混凝土标准试件的方法,以期可以达到模拟预期验证的目的。结合现场施工条件来看,该地方道路涵洞墙身混凝土设计等级为C30普混凝土。为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我们主要采取4种振捣工艺,实现对混凝土试块的制作过程。具体方案内容如下:
        方案一:根据实测坍塌度情况来看,现场混凝土和易性表现良好,能够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测定分析之后,按照标准混凝土制件方法实现成型试件的制作过程。其中,在人工插捣次数的设定上,可设置为每层插捣0次,目的在于更好地模拟现场不进行插捣作业带来的实际影响。
        方案二:方案二主要在方案一的条件基础操作处理。不同之处在于,方案二要求人工插捣次数应该设定为每层插捣十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模拟现场施工作业期间存在的振捣次数不足情况所带来的影响。


        方案三:主要采取标准试件制作方法,其中,在插捣次数的设定方面应该保持每层插捣25次,目的在于满足标准试件要求[4]。
        方案四:为了更好地验证现场浇筑振捣中过振捣问题所带来的影响,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在每层插捣次数的设定方面,设置在每层插捣40次左右。在其他成型步骤的确定方面,可按照混凝土试件制作要求进行合理操作。并按照相同条件实现养护管理过程。
        2.2 影响分析
        在施工现场中,工作人员针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脱膜处理,并对其试件外观进行反复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利用方案一要求方法进行混凝土试件制作,可发现在第二天进行脱膜时,其表面存在的蜂窝麻面问题较多,且外表面上存在明显水痕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插捣次数为零时,受到混凝土自身运输以及浇筑作业期间的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少量水泥浆会存在离析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振捣处理,其表面水泥浆无法覆盖均匀。
        按照其他方案成型的混凝土试件,除方案二事件表面存在少量蜂窝麻面问题之外,其余两种方案成型试件表面基本完整,并无明显蜂窝麻面问题。足以证明,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实行振捣操作,基本上不会出现蜂窝麻面问题。根据上述试验可以得知,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之后必须进行振捣处理。如果未经振捣直接使用,混凝土表面就很容易形成蜂窝麻面问题。长期以往,混凝土表面碳化深度会严重加剧,影响混凝土使用寿命[5]。
        3 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为进一步减少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问题以及其他质量隐患问题,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身的施工重任,严格按照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以及振捣工艺要求,准确无误的将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以期可以为公路工程整体运行质量提供良好保障。以下是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供参考。
        一方面,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原则,落实细节处理内容。当混凝土运送到指定卸料地点之后,相关试验人员应该立即对混凝土坍塌度表现问题进行测试与分析。主要针对混凝土粘聚性以及保水性的表现情况进行重点把握,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安全。正式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原则,杜绝出现漏振或者欠振等问题。最好可以符合工程施工标准的振捣工艺方式,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针对性处理。
        另一方面,深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施工单位方面应该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通过不断深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得以落实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当前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表现匮乏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采取安全教育或者质量教育等活动方式,以期可以进一步深化现场参建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结论: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基本上可以明确施工现场结构物浇筑期间不同振捣工艺所带来的作用影响。针对于此,建议公路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实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肩负起自身的工作重任,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其中,重点针对混凝土浇筑后的振捣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要求,将各项措施内容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凌海宇.零坍落度混凝土振捣工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2]姜良波,冯旭,谢艳.建筑施工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1):35-37.
        [3]陈斌.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振捣的工艺[J].福建建材,2015(12):62-63.
        [4]刘乃芳.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8):162-163.
        [5]戴祖旭.浅谈公路工程现场混凝土浇筑中不同振捣工艺的影响[J].福建建材,2020(08):11-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