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崔峰
[导读] 摘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安全的优点,并且应用较为广泛、技术成熟、后期维护便捷,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
        淮安市第二市政公司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安全的优点,并且应用较为广泛、技术成熟、后期维护便捷,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虽然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其施工工艺比较繁复,对建筑材料、现场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等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便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质量管控、积极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在施工阶段提前预防使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害,才能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水准。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质量
        1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使用的沥青材料性能不达标,粗细骨料含泥量、压碎值、粉尘含量等相关指标过高,设计级配不合理,油石比过高或过低。(2)混合料拌合、摊铺、碾压的温度控制不到位。温度过高易造成混合料中沥青焦糊、粘结力下降,产生车辙、坑洞、壅包等;温度过低则易造成混合料拌合不均,摊铺时产生“砂窝”、“梅花”、压实度达不到等问题。(3)道路下承层的施工存在一定问题,这就有可能会导致道路的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基层开裂等问题,进一步会造成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甚至整体开裂、起皮、沉降,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4)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碾压操作达不到标准要求,机具组合、碾压方式、碾压遍数不合理,出现这种问题就会对接下来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道路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指标将很难实现预期目标。(5)细部处理不到位,如路边、井周等压实度不够,新旧路面的衔接、施工缝处理存在缺陷,造成局部起砂、桥头跳车等现象。以上这些问题都可能产生质量问题,进而对道路以后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分析
        2.1路面碾压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要想在碾压环节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进行提升,就需要在铺设完沥青路面之后,让进行施工的员工依据相关步骤对已经完工的沥青路面加以碾压,在进行碾压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较为合适的机器,员工能够与其互相配合,才可以有效地提升沥青路面的平整程度,让路面能够变得更加密实。在碾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根据施工技术完成碾压环节,运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应在机械摊铺前必须预热,还有最重要的是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复压、终压的温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复压完成后还需要借助机械完成最终的碾压环节,但是在整个碾压环节,施工人员应该使机械的速度处于匀速摊铺状态,还有压实的方式和压实的速度,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轻后重、轮迹重叠,才能避免沥青路面的平整性受到机械的影响。
        2.2沥青路面接缝处理技术要点
        在实际的摊铺过程当中如需要进行纵向接缝,碾压机械则应当在已铺摊处留出一定距离不进行碾压。这便是后续高程的基准面,该部位首先需要通过热接缝的方法形成铺摊重叠层,然后再通过快接缝碾压的方式来消除缝隙,最后再通过人工切除的方法铲除断路尾部的废弃原材料,并涂刷透层油,通过钢桶式压路机将其压实。通常情况下,碾压的宽度不应超过20cm,从先铺路面跨缝向新铺面层移动。
        2.3沥青道路摊铺技术要点
        沥表铺建施工技术是特别关键的,有效利用该技术可以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道路的审美性,使驾驶员驾驶更舒适。在整体的沥青铺垫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路面凹凸不平的情况,对于道路的应用性能会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解决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时候,要严格细致的用铺建设备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与此同时,要针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切实有效的保养,有效添加润滑油,使相应的铺建设备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铺建环节,机械设备不能停止,要使其匀速行驶,同时要做好混合料的搅拌工作,防止沥青铺建过程中出现问题。

针对具体技术而言,主要包括人工铺建和设备铺建。从实践中来看,要尽可能有效采取以设备铺建为主、人工辅助铺建的方法,确保两种方式能够互相融合,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沥青铺垫过程中,如果具体工作量比较大,要多台机械同时应用,这样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在采取该施工方式的情况下,要严格管控机械铺建宽度。
        2.4沥青道路的养护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全过程中都有效应用,这样才能充分确保整体道路的质量得到充分提升,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要想使整体道路工程的质量有效维持,符合既定的标准,就需要着重做好后期的运维管理和养护工作,要设立科学合理的定期养护制度,以此为基础推进各项的养护工作能够有序推进,这样才能使沥青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显著提升,以此确保车辆能够更舒适地行驶,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在具体的沥青道路养护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有效应用沥青再生剂,这是一种新型的养护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它能够通过液体的形式在沥青道路缝隙中进行有效的深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把不平整的老化的沥青进行激活处理。沥青是一种烃类,这种沥青再生剂对于沥青路面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生发效果。与此同时,也能科学合理地针对沥青路面上的细小缝隙进行科学合理的填补。沥青再生剂的有效应用,可以使沥青道路上的水汽扩散程度进一步减少,同时也可以抑制其他化学试剂渗入到沥青路面中,防止沥青路面受到损坏或者侵蚀。
        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混合料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根据产能、运力、运距、施工能力、气候条件等合理控制出料温度,并根据条件变化随时调整,做到快铺、快压、快成型,确保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成型等各个环节中温度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
        (2)注意道路下承层的施工质量,优先选择级配良好、透水性好的砂类土作为路基填料,分层分段碾压密实,同时保证路基有充足的预沉降时间。加强道路基层的覆盖养护,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或二灰基层,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保证透层、下封层、粘层的撒布质量,使其有充足的渗透、破乳时间,以保证各结构层的层间结合。
        (3)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配备压实机械,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程序,对路面进行充分压实,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
        (4)加强对细部的处理,井周、路边等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压实,确保其与道路有相同的压实度。采用单幅一次摊铺成型或多机联铺的方式进行摊铺作业,避免纵向接缝,尽量避免横向接缝,横接缝无法避免时尽量采用热接缝。新路面冷接缝及新旧路面衔接处应将接缝处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清理干净后涂刷粘层油,先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确保接缝处压实紧密。
        结束语
        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长,对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及驾驶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对原材料的选用进行严格把控,并检查沥青混合物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和维护过程,认真有效组织施工,不断对施工中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这样才能使得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启伟.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246-247.
        [2]杨兴春.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门窗,2019(22):139.
        [3]骆桂峰.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5):252-253.
        [4]陈永兴.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3):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