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玲汪恩良
23090319870708**** 42112419830411****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沉降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针对当前交通工程施工情况来说,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发生沉降的概率较高,如果不能有效的对沉降段路基路面实施有效的处理,那么最终往往会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以及路桥工程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促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交通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不断地推进市政道路的建设发展,由于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过快,也导致施工技术及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为日后使用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1道路桥梁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概述
道路桥梁出现沉降问题的产生因素有很多,例如,由于道路桥梁所处的地域、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道路投入运行后的超重货车等都会造成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发生。如果不及时地处理,可能会由于道路桥梁承压过大导致桥梁使用年限减少的情况发生。其中桥梁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的现象中,桥头跳车问题是普遍发生的现象,因此,要在桥头搭板上下功夫,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现象时几乎都是桥梁支柱的问题,因为桥梁的桥台与路基的土层部分距离较近,无法完全受力,发挥其应有的承载作用。当桥头跳车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持续的造成对路基压力的不均衡,而在垂直力上因道路桥梁的车辆载荷过大等因素的影响,会对道路桥梁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力,一个作用力作用在道路本身,另一个作用力作用在搭板支持路基。每当汽车在搭板上行驶时,搭板所受到的力将会造成路基路面的沉降。
2道路桥梁段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2.1地基处理不达标
地基沉降是造成市政道路桥梁出现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当路基处在软基路段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多。而造成地基出现沉降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和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处治不达标有关,其中表现在施工的前期设计时,对现场实际进行勘测不到位,当进行钻孔时,钻孔数量和深度都不能满足标准需要,从而造成不能准确地判断软土地基的存在和准确的深度和维度。致使在进入施工阶段时没有相应的措施处理软土地基对桥头路基的影响,最终导致路基的沉降事件发生。还有就是在软基路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时,如果采取的措施不适合该软基路段,同样会影响软基路段的处理效果,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软基路段对桥头路基的影响,将还会出现桥头软土路基沉降的可能。而气候环境的影响也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路基填土被雨水冲走,造成其强度降低,也会造成路基的沉降。
2.2施工设计不合理性
在道路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如果地基施工设计缺乏合理性,例如地基钻孔数量较少,实际钻孔深度不符合要求等,都会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利用钻孔而对地下的情况进行充分、全面了解,如施工地基的土层性质、位置与特性等,由此便会降低桥台软基处理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施工人员不规范的操作以及未能进行全面的模拟试验操作等,都会影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增加了沉降现象的发生概率。
2.3土基压实度不标准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标准,道路通道需要保证台背填土施工质量。但受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不符合工程标准的现象,直接导致道路沉降路段沉降不均匀。
3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对地基的处理
在处理桥梁地基软弱的情况时,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合理的选择不仅能够使地基的承载力迅速提升,还能使地基的原有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提升了桥台和路堤间的平整度,沉降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错台的出现。当进行高路堤修建时,如果正好处在软土层较厚的区域,当路基修建完毕后,很可能由于压力过大造成软土层向其他方向偏移的情况发生。导致使基桩的压力增大,最终可能导致随着地基的偏移发生桥台平移的现象发生。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桥梁的伸缩缝等重要部件很容易造成损坏,严重的可能导致桥台的损坏,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得发生,施工人员要加大基桩的数量和深度,还应减少回填材料的重量。以此来满足地基的强度要求。
3.2沉降段的搭板施工
由于路桥沉降段中在安排搭板位置时需要确保其与路基路面的最顶端保持平行,因此,务必确保道路桥梁的最底部与搭板顶面一直保持协调统一的情况,同时在整体的沉降段中,其搭板的顶面应当持续平行于基本路段内路基的最顶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路基及桥梁间的过渡段在整体设计上更为规范。
3.3选择合理的路堤填料
在确定最终的路堤填料时,相关项目的建造施工者需要特别就项目施工阶段的土地资源展开必要的检测,通过一系列深入的数据探究与应用分析选择最终整体填充性能较好的材料。绝大部分情况下,具备强填充性能且用于路堤填充的填料是水分含量较少且具有较强渗透性能的材料,不应该使用含水量相对较多的材料去填充路堤。
3.4台后填筑法
在台后填筑的施工过程中,回填的原材料是决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堤整体质量与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严格的要求填筑材料的质量,可以有效控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增加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舒适度与稳定性。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台后填筑,一般要求在桥台后5~10m之间进行填筑。在台后填筑的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填筑原材料的刚度问题,刚度不可太低也不可过高,要是符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其次因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地形较为特殊,使桥台后的压实工作受到限制,所以对桥台后的填筑材料要选择透水率好,可塑性高,易压实的材料。桥台后的压实工作是保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稳定性,避免沉降发生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定要保证压实工作的施工质量。
3.5路基路面的排水
积水问题是引发道路桥梁沉降现象的直接性因素,所以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非常重要。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常见的方式有设置边沟、急流槽或截水沟,设计合理的地表排水管,另外,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对沟渠进行加固也能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要对排水沟或管道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与水文情况,严格按照预防第一与就近选材的基本原则开展排水施工,提高排水沟渠的通畅性与有效性。
4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为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以及特征合理安排工程布局,对沉降路段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保障道路工程质量。同时,市政道路的养护也是有效防止出现沉降路段的有效举措,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朝霞.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 No.472(10):164-164.
[2] 史佳琪. 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 四川建材, 2020, v.46;No.237(05):101-102.
[3] 杨郑波.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 005(006):P.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