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策略与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16期   作者:谭植成
[导读] 通过此次白蚁防治、控制白蚁对所属区域内建筑物为害,以减少或消除因白蚁对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谭植成  
        安徽明镜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安徽省宣城市  242000
        摘要:通过此次白蚁防治、控制白蚁对所属区域内建筑物为害,以减少或消除因白蚁对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白蚁;防治;策略
1白蚁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
1.1白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营社群生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为害建筑物触目惊心。全国至今已发现有近500种,其中主要为害我省的绝大部分白蚁是台湾乳白蚁(Coptktermes)[俗称家白蚁]、散白蚁等数种,其成熟巢于每年4-6月分群扩散繁衍后代。近年来,随着空调和木装修的大量应用,台湾乳白蚁巢估置于建筑物牢固保护之中,根治十分困难,其为害更是日益猖獗。
1.2植物性的物品和原料(如木制品、棉麻制品等)、无机物(如混凝土、灰沙等)、高分子材料(如硅橡胶、各种塑料薄膜等)、动物性材料(如皮类、蜂蜡等)都是白蚁的食物源。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有房屋木门框、木窗框,木地板、木天花板、墙裙等被白蚁蛀坏,埋地电缆被白蚁蛀咬造成短路等屡见不鲜。
        2防治技术
        2.1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寄生物、捕食者或病原菌的作用可以形成生物防治,其优点是不必大量的研究,部分结果在实验室内效果明显,但在野外,可能是因环境的变化(杂菌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效果不好。
  2.1.1寄生物:虽然寄生性螨类已在白蚁巢采集到,白蚁研究工作者也经常提到播螨类,然而,在欧美散白蚁的实验室研究中,用极大数量的携播螨类接种白蚁群体,结果证明对白蚁的取食或生存均没有明显的负效应。
   2.1.2捕食者:白蚁的专性捕食者在数量上很少,可能是因为白蚁生活的隐蔽性和受保护的生境所致。毛蜻蛉幼虫(Lomamyia latipennis)是其中的一种,它生活于白蚁巢内,据报道,它通过喷射蒸汽状的毒液来捕食工蚁(Johnson&Hagen,1981)。
    其它大量的可见专性捕食者包括一些猛蚁、切叶蚁和脊椎动物如土豚(非洲食蚁兽)、土狼和食蚁动物(Logen et al,1990)。
    偶见性捕食者是相当普遍的。蚂蚁、蜘蛛、鸟类、鱼类、蜥蜴、壁虎和蟾蜍和哺乳类。其中以大头蚂蚁最具侵略性。
   2.1.3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内,已证明线虫在控制状态下是极具致命性的,但在野外,对白蚁取食活动似乎仅有短暂的作用。Logan等(1990)认为,在高价值的作物如茶丛的支干上,直接应用到有小规模地上白蚁侵害的地方,线虫可能是最有效的。
    病毒和细菌:AL Fazairy&Hassan(1998)利用从埃及棉叶蛹Spodoptera
littoralis中分离出的一种多面体核病毒,成功感染了干木白蚁 Kalotermes??flavicollis。在自然界虽然白蚁对其他一些细菌感染很敏感,如Serratia marcescens ,但大多数的细菌研究仍集中在Bacillus thurmgiensis(Bt)。Bt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而不是自我维持的生物防治剂。
        2.2物理处理灭治技术:
        利用高温、低温、高电压、微波等物理手段来防治白蚁的方法。
2.2.1热处理法:该法用热量杀死建筑木材中的木白蚁,一般用于局部处理。施工时,用尼龙布罩住整座建筑物;移开建筑物内不耐热的东西,塑料自来水管用水流保护;热空气由机器鼓入建筑,热度为45~50℃,处理时间为35min到1h不等,杀虫效率可达100%。技术关键在于热气要达到白蚁危害区域。此法的缺点是对木材或室内热敏物品可能有损害,不能保证建筑以后不遭白蚁危害;优点是处理时间短(一般不超过6h),由于不使用化学药剂,处理不久就可以住人。
 2.2.2冷冻处理:该法运用液态氮将白蚁危害区域温度降到—29℃,以冻死干木白蚁,作用时间为30min。操作方法与热处理法基本相同,技术关键是保持住致死温度。这种方法对较大建筑物或有玻璃的建筑无实用价值(低温会冻碎玻璃)。


   2.2.3电处理法:该法利用电枪处理有干木白蚁的木材,电枪释放低电流(0.5安培)、高电压(90千伏)、高频率(6万周波)电流,将木材内白蚁杀死,杀虫效率为44%~98%,一次仅能处理1.0~1.3m长的木板,处理时间为2~30min,有时需将木材钻孔。此法优点是设备可移动,便于携带。
2.3物理屏障预防技术
        物理屏障法,即利用砂粒、金属网、金属板、PVC板等物质作为物理屏障,防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危害的方法。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夏威夷,这种技术投入商业运用已超过1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利用沙子作为物理屏障防治白蚁,已被证明非常有效。物理屏障法中有的方法一次施工有效期特别长(如砂粒屏障技术和不锈钢网技术),且没有环境污染,故这种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公司往往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同时运用来预防白蚁。
  2.3.1不锈钢网法:利用不锈钢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白蚁进入室内,由于白蚁只能通过1mm以上的空隙,而不锈钢网的网孔只有0.5mm ,足以阻止白蚁的通过。Termi-Mesh 是一家澳大利亚白蚁防治公司,该公司生产的Termi-Mesh产品,将之推广到特别注重环境保护的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施工时,将其铺在任何白蚁可能进入的地方,上面浇上混凝土。由于不锈钢网抗氧化、抗腐蚀、坚固,该网能有效地防治白蚁50年。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制定的《房屋地下白蚁预防》中对不锈钢网的生产使用有详细的规定,这里略举一二。
 2.3.2防护板法:利用金属板或PVC板铺在墙基、柱墩等部位,将建筑物上部与地基隔开,利用金属板(或PVC板)的密封性、承压性、耐腐性阻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
    防护板还具有白蚁探测装置的功能,当入侵的白蚁到达防护板处时,由于防护板的阻挡,它们不得不改变前进的路线,为了绕开防护板,白蚁往往将蚁路筑在防护板的边缘,这样,人们就更容易发现白蚁的入侵。
    通常承受墙体重量的防护板用金属板,而贴脚线防护板用PVC板。金属板屏障必须焊接密实,不能有缝隙,且只能用于新建建筑;PVC板可用于新建建筑或已建成建筑。P.I.M.Development开发了一种可拆卸墙角板(Removable Baseboards),并注册了Baseboards商标。该板由PVC材料制成,形状类似国内所用木贴脚线板,背后有二排凹槽,利用固定在墙内的金属片插入凹槽中,从而固定住该板。该板可以随时拆下检查有无白蚁活动。一旦发现白蚁,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而不损伤原有建筑。该板可以用于新建建筑和已建建筑的白蚁预防。
澳大利亚标准中规定能用于防护板的一些材料和规格:
(a)镀锌钢板,最小厚度0.50 mm。
(b)锌钢板,最小厚度0.50 mm。
(c)薄铜板,四分之一硬度,最小厚度0.40 mm。
(d)不锈钢板,二分之一厚度,最小厚度0.40 mm。
(e)铝合金板,最小厚度0.50 mm。
(f)铜锌合金板,最小厚度0.50 mm。
 2.3砂粒屏障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的研究人员从1975年开始,先后以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为研究对象,用各种类型的砂子、砂石进行防治实验,得出结果虽各有不同,但有效颗粒大小范围大多在1~3mm之间。研究发现,白蚁利用其口器搬运土壤,由于它们不能用口器搬运直径>1mm的颗粒,所以>1mm颗粒有阻止白蚁的作用,但随着颗粒的增大,颗粒间的间隙也增大,研究证明≥3mm的颗粒,其间隙白蚁就可以通过。为了防止白蚁通过屏障层,研究人员将屏障颗粒大小控制在1~3mm之间。
2.4防水膜法:通常用于外墙基防水的橡胶沥青薄膜和其它含沥青的薄膜,一种是通常用于屋顶防水的粘贴型沥青薄膜,另一种是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粘贴型沥青薄膜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特别适宜于用量较小的缝隙处理,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由于能与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因此密封性可能更好。利用粘贴型沥青薄膜或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等防水膜,贴于外墙墙基,防止白蚁穿透进入室内危害。此法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已有运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白蚁具有较长的寿命和严密的内部组织结构,所以会给建筑工程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或经济损失,给白蚁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有毒杀虫剂的淘汰,白蚁防治工作遇到了更大的挑战,白蚁防治工作人员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相关部门要提高预防和综合治理白蚁危害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土壤化学屏障质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白蚁防治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业标准,促进白蚁防治行业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白蚁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降低白蚁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