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强
安徽中诚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省宣城市 24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建设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形式,一直十分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一直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地基处理的的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的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本文对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进行的具体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问题;措施
地基处理技术是所有工程后期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为此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针对岩土勘察以及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出地基处理的主要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1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项目地基指的是承載上层结构荷载的岩石、土层,建筑地基处理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更加牢固,工程项目对地基的要求是相对稳定,不受大自然、人为因素的破坏,避免出现地基滑动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所需条件,深入分析、查明并评价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岩土、环境特点和地质情况,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编制工作,其重点是定量分析和评价建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地基稳定性和均匀性是主要的研究内容,在评估地基稳定性时,主要实行地基失效验算方法,这种方法获取的数据为设计师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在出现地基变形时,地基压缩变形会对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地基均匀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后期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测量能够反映出地基深层的地质均匀性,避免在地基不均匀的情况下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
2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工程实例
某建筑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是12000m2,建筑面积是43000m2,建筑企业打算建设两栋楼,楼高都是28层,地下室一层,地下室高度是6m,建筑总面积是10000m2,人防总面积是2300m2,建筑结构形式是框架、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还没有确定基础形式和埋深,初设地坪标高是90m,建筑施工现场地基等级是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是一级,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收集工程项目周边区域的地质资料,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工作方式,如钻探方式、波速试验、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等。另外,通过分析建筑平面布置图发现,建筑物和地下室周边共布置42个孔,总进尺是1100m,取土样108件,波速测试孔2个,标准贯入82段次,岩样24组。? 在该项目勘察过程中,各个钻孔控制深度都不存在土洞、软弱夹层和岩溶塌陷等问题,而不良地质的主要作用体是岩溶,场地浅层岩溶较发育,其形态是溶洞、溶槽,14个基岩孔中有7个溶洞钻孔,钻孔遇洞率是50%。通过分析岩溶的发育规律发现,岩洞底板埋深在21m到27m范围内,溶槽底板埋深一般控制在25.5m到28.5m,发育深度无规律[2]。另外,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选择了CFG桩地基处理技术,这项技术采用长螺旋管内泵送混合料的方法,根据施工经验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到450kPa到650kPa,将基础置于复合地基之上。
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问题
在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企业越来越注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建立了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机构,勘察技术创新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很多岩土工程勘察机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工作,尤其是内部管理力度比较薄弱,严重影响着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实施。
另外,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在应用各项设备、选择施工工艺流程时比较随意,未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取样、测试和钻探施工,严重影响着地质参数的准确性。
3.2 技术问题
第一,界面划分问题。各项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判定、不良地质界面划分。第二,地质形态问题,很难有效地确定不明地下物体、空洞等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深度。第三,岩土参数问题。无法有效地确定岩土设计参数,如承载力、变形指标。第四,综合能力问题。勘察技术人员无法深入整理、分析和利用勘察野外、室内原始资料,辨别真伪、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高,未掌握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相关知识,导致勘察目的性不够明确,各项资料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第五,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遇到重大项目,复杂工程时,无法实行合理的技术手段解决各项技术难题。
4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之前,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支持。首先,严格勘察并测量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收集基础数据资料、环境资料。其次,分析并对比各项资料和数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地基设计和处理工作。最后,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各項准备工作,合理地划分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4.2 确保岩土勘察报告的准确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岩土勘察报告的重视,做好岩土勘察工作审查工作,制定合理的审核规范标准,确保各项工作实施满足标准要求,相关部门需要落实审查制度,为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另外,在出现岩土勘察报告问题的情况下,需要安排相关部门做好编制工作,为建筑工程地基设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编写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纲要,认真审查岩土工程勘察规定标准,避免出现评价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尤其针对岩土勘察纲要性的文件,要开展严格的审查工作,提高文件的审查力度,为岩土勘察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4.3 加强对勘察人员的培训力度
建筑企业需要强化岩土工程勘察人员专业培训活动,通过专业、系统培训,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主要培训内容是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素养培训,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问题,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突出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强化勘察人员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另外,在专业素质培训过程中,可以实行案例学习、经验讨论以及问题总结为主的培训模式,注重提高勘察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工作使命感等综合素质,从源头上减少工作质量问题的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勘察市场不规范、权责不明确、勘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薄弱,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需要从体制建设、人员培训等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巍,宋亚喆.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48-49.
【2】罗健.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03.
【3】江泽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合理应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1):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