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超
61052419860212****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市场方兴未艾,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与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这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的涌现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追求的建筑理念与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的有效结合,增加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多样性发展,进而使得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用途不断扩展。文章着重分析了多种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的性能,并对其总结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
关键词:新型混凝土材料;土木工程;运用
引言
众所周知,材料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的各种性质直接决定了整体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材料自身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么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以及最终的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随着新工艺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土木工程当中,极大地保障了土木工程的安全性。新型混凝土和传统混凝土相比,在很多物化性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比如纤维混凝土,在柔韧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满足一些特殊项目的设计需要。但是在应用新型材料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管理的相关问题,从材料采购、材料使用以及材料存储的各个角度来加强对于材料的管理,从而使得材料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1建筑新材料的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让居住建筑满足高品质的生活,还要保障居住建筑的环保性能和绿色性能。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建筑在损耗能源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应用全新的建筑方法,这样才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损耗。在居住建筑施工中,要合理考虑建筑物的照明功能、取暖功能、通风能力、制冷功能等,并在设计建筑物时,更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是否可再生,在保障居住建筑质量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到建筑的环保性。总的来说,居住建筑在使用建筑新材料的过程中,既要保障建筑物的舒适度,还要保障建筑物的环保性能。
2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
2.1智能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成本较低,应用广泛。当混凝土的成分组成及含量改变时,其性能自然会发生相应改变。智能混凝土便是一种在原有混凝土的基础上,复合智能化及功能化材料为一体的智能材料,具备智能感知、智能调节、自身修复等特点,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历程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1)自感应混凝土。自感应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的基材上复合部分导电材料使其具备本征自感应能力。掺杂的复合材料多以碳类和金属类为主。以碳纤维导电材料为例,当碳纤维掺入时,复合后的混凝土基材的电阻变化与内部结构变化存在相对应的关系,即疲劳损伤产生后,其体积电导率会有不可逆的下降。利用此现象,可以成功的监测到混凝土各性能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实时掌握建筑的力学状态提供了可能。(2)自修复混凝土。所谓自修复混凝土便是当混凝土发生损伤破坏时能够自行愈合或者再生。受动物骨组织结构创伤后再愈合恢复的机理启发,自修复混凝土是采用粘结材料和基材相复合的方法而形成的新型材料,当其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时,具有特定功能的内部物质因破裂而释放,并流向开裂处,以达到愈合的目的。
2.2活性微粉混凝土
活性微粉混凝土和传统混凝土相比,最大的优势在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大,在抗压强度方面能够达到200Mpa-800Mpa,在抗拉指标方面能够有效达到25Mpa~150Mpa。为了满足一些应用的需要可以将普通的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活性微粉混凝土。在转换过程中首先要需要对于普通混凝土进行均匀处理,使得微粉混凝土的低粒径的范围降到一定的范围,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均匀性。另外在使用微粉或者十分微小的粉末材料时,在转换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堆积密度满足最优的结构配置。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混凝土的物化指标,可以采用加压或者加温的方法来增强混凝土在强度方面的性能。
2.3粉煤灰的使用
在居住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将少许粉煤灰加入混凝土和砂浆,这样既能够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可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并增强混凝土的容易性,降低水泥水热化的发生概率,同样的还能够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以增强混凝土的周期性能。
2.4节能墙体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墙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施工材料利用较多的环节。为整体提升建筑墙体的节能环保成效,更好地提升建筑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应积极利用新型的节能墙体材料。现阶段,市面上存在着较多的墙体材料,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科学优化及精准调控。在节能墙体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本地实际条件,特别要充分考量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等,以此充分明确节能材料的利用。比如在建筑墙体节能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应科学运用保温效果好、隔热效果优、防水效果好的新型技能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等。这种类型的材料,既能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同时也能减小墙体结构的实际荷载,有效减小建筑物的整体承重。
2.5新型复合墙板
目前国内对于新型复合墙板的加工工艺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模具加工成型的固定式机械立模法,另一种是靠挤出成型的地模法。新型复合墙板的轻质、环保、廉价、利废等优势使其在建筑的内墙、外墙、围墙和屋面得以大展身手,新型复合墙板做到了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保障性建筑的土地使用和建筑面积,符合当前国家墙改和建筑产业创新的发展支持政策。轻质隔墙板是三合一体结构,面板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间用聚苯乙烯颗粒和少量无机化学助剂等材料填充。根据资料显示,这种复合墙板材料多孔的性质使得其抗压能力与保温隔音效果有很大的提升。新型复合墙板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材料的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排污和低效的缺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建材市场中的需求都非常大。
2.6屋顶节能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屋顶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有效防护,能充分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科学选择屋顶材料,尽可能提升屋顶材料的节能环保效果。屋顶材料的选择较为严格,应结合不同季节的天气状况进行全面防范。如在寒冷的冬季,屋顶材料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避免屋内热量的流失。夏季雨水天气较多,屋顶材料应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在屋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既要考虑其节能环保成效,又要充分考量其性价比。在实践过程中,挤塑型聚苯板(XPX)保温屋面是常见的选择。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土木工程新型材料日趋重要,在工程安全使用、经济合理、环境条件的适应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同时新型材料的发展也对新一代土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成本、高效性、普适性、耐受性等等方面的突破,以及如何实现优势互补,“1+1>2”等都值得深究。相信在土木工程人才们的前赴后继,孜孜钻研的努力下,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终会开花,为我国土建工程带来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毕晓茜.浅析现代建筑中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2):60+65.
[2]李绮文.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9):47-48.
[3]李勇.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6):160-161.
[4]陈平,林沐青.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