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17期   作者:谢金忠
[导读]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社会工程,对我国的电力供应、预防洪涝灾害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金忠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潍坊分中心 山东省261061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社会工程,对我国的电力供应、预防洪涝灾害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非常重要,因此,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也逐渐开始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以此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来看,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继续优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必要性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载体,其质量高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现代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趋加剧,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遭遇严峻的挑战与考验。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的有序发展,在工程标准化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技术效益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高质、高效地开展水利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为新时期水利工程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同时,广大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社会机构、科研企业等同样在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艺方法、优化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显著。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缺陷与短板,多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尚未构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聚焦不到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因此,深入探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具有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
        2.1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缺失
        现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既包括识别与控制难度较小的显性因素,也包括识别与控制难度较大的隐性因素,这对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实际,其普遍存在着质量控制体系缺失、质量管理制度约束性与规范性不足等共性问题,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案与策略的制定缺乏必要的体系支撑与制度约束,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与环节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甚至会出现重复返工问题。由于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缺失,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始终处于低下状态。
        2.2施工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存在漏洞也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的材料没有达到施工所需要的标准和要求,那么不管在后续的工作中怎样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都是没有用的,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会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有所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会对水利工程完成后的运行产生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在一些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施工成本,或者是一些采购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购买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这些劣质的施工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给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的很大的威胁,同时这种现象和行为还让材料供应商的违法行为有所助长。此外,施工企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为等都会给工程带来质量安全问题。
        2.3信息化建设滞后,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手段单一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任务具备更大的可行性。从当前水利工程技术应用实际来看,部分项目建设中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发展不均衡,无法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平台的动态性、实时性、共享性;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手段单一化特征突出,与当前水利工程事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向不相适应。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3.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要以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建立健全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与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制度依据与保障,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工期、建设成本等方面的客观实际因素,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做出动态化调整与完善,使其始终符合水利工程事业的未来发展趋向与规律,始终满足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未来发展需求。同时,应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过程方法、综合效益、职责任务等固定下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各个步骤均在相应控制体系之下。
        3.2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最直接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按照设计要求与采购清单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保证材料规格、质量性能、数量等均符合设计要求。而在材料进场阶段,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合格文件检查、外观检查与抽样试验检测,以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外在施工材料进场后,施工企业还应注意做好施工材料的分类存放管理,根据不同材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存放环境与存放方法,如水泥应选择干燥、通风较好的环境,而钢材则需要在高度符合规定的垫木上进行堆放。
        3.3不断革新施工技术
        在当今的时代发展趋势下,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快,为了达成施工目标,施工企业必须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调,积极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创新的施工管理平台,才能保证施工的效率得以提升,这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需求。水利工程的规模日渐扩大,功能完善的需求不容忽视,对于新的技术应当合理引进,有条件的情况下自主开发更为理想的新技术。而且针对新的技术,必须要及时开展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娴熟运用,才能提升施工效率,达成施工目标。
        3.4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丰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手段
        要摒弃传统的保守陈旧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理念,突破僵化固化的质量控制模式的限制与桎梏,高度重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将现代信息化理念、数字自动化理念融入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全过程,提高现代化水平。要构建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复杂抽象的工程施工技术环节与原理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丰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构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数字模型,实现水利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享,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数据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始终迎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未来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对其的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促进我国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宇良.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策略[J].珠江水运,2020,(13):80-81.
        [2]姜慧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284+286.
        [3]胡孟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6):167-168.
        [4]师建军.分析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事项[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6):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