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石梨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深造。数学不仅仅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规定的时限内,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的精髓,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尤为关键。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力军,对数学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对于其对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十分重要。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重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十分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性;生活研究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小学数学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深造。数学其实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课程,它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的精华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并不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本身有它学科特点,我们需要结合它的特点,进行著有成效的教学。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来说说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一些心得。
一、要热爱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一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不能出现一些学生不爱听的话语:“你真笨,你太差,这样的题讲过多次都做不出来。”如果几次或者多次听到这样的话,学生心理压力太重,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由衷的关怀和爱护,多用激励的语言,如“你真行”、“你太厉害了”、“你太聪明了”、“你真棒”等。教师的一举首,一投足,都有可能激起学生学习进步的力量。
二、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有效的讲解方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有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自己总停留在原有的位置,那么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只有教师拥有有效的讲解方法,才能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①答案不是唯一的。例如:写出两个小于十的数。②条件不唯一。例如:某洗衣机厂今年四月份生产洗衣机400台,四五月份共生产了多少台?③问题不唯一。例如:某洗衣机厂今年4月份生产洗衣机400台,五月份生产200台,问题可以是:四月份比五月份多多少台?五月份比四月份少多少台?四月份生产的台数是五月份的多少倍?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伸出手指,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伸出3个手指,3个手指间有几个间隔?伸出5个手指,3个手指间有几个间隔?伸出10个手指呢?教师进一步问:如果有7个间隔,是伸出了几个手指呢?此时,一种新的知识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老师对学生应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要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要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学生成功的情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的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2.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耳、动脑,去实际操作、体验和表现,实现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他们已有的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创设情境,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的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学生易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电脑和INTERNET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样改变着学习方式,教育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参考文献
[1]吴玉兵.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8(35):29-30.
[2]曾林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探讨[J].学周刊,2018(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