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
安庆市菱北中心小学 24600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许多学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就去其中较为重要的科目,不仅需要小学生认识积极的面对,还需要数学教师对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程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四年级;学困生;转化
引言: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因为自身的认知、思维、理解等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有的小学生理解的较慢,有的小学生学习质量不高,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班级中的学困生,此外由于数学课程的特殊原因,数学课上的学困生的人数相比其他课程还是略多一些,下面笔者针对小学数学课程中学困生形成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自身的智力问题、认知能力问题、家庭环境因素、校园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小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对知识进行良好的理解,那么很容易让自己的数学科目逐渐跟不上教师的步伐,笔者从数学课程教育实践方面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点内容的分析:
(一)学生自身学习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由于自控力不足的原因,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的出现,而且还有一些学生看似在认真的学习,实则心思已经飞到了天上,另外还有一些小学生只进行了简单的听讲,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理解,这对需要举一反三的数学科目来说有很大的影响。最后一些学生认为他只喜欢学习自己喜欢教师的课程,对于不喜欢教师的课程并没有认真去学习,而且在这些不喜欢教师的课堂上,出现散漫、不认真听讲等行为的出现,最终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并成为班级中的学困生。
(二)数学学习的环境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过程中都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且在碰到一些数学学习困难或数学考试成绩较差时,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批评,久而久之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并且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另外还有一些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数学课程时,有着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但是随着数学课程的不断深入,导致自己遇到困难时无法正面面对,特别是一些较为困难数学问题的解决上,缺乏良好的心态和勇气,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终使小学生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上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三)课后作业的巩固和复习问题
课后作业的巩固和复习在小学阶段较为重要,不仅能让小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容易,还能大大提高相关科目的成绩。而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小学生并没有重视课后复习和巩固,并且通过抄袭的方式完成数学作业。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还是一种糊弄老师的做法,特别是一些数学科目中的学困生,这种问题出现的十分广泛,另外一些学困生不仅在作业上不重视,在课后新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上更是基本没有,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小学生不牢固的知识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自己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当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让一些小学生在网上就可以直接搜索答案,不再用脑子去计算和思考,这就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而由于班级中学生太多,教师在进行作业检查时很难发现学生是否是抄袭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一)正视学困生的数学学习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正视学困生和优等生,加大对学困生的鼓励和引导,让学困生在面对数学教学时有更大的兴趣。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数学科目的学困生对于教师的关注和关心十分重视,因为教师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有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教师在面对学困生时首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并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对学困生身上的优点进行赞扬和鼓励,同时还需要加强数学教师日常生活中和学困生的沟通,让学生和教师成为真正的朋友,并且教师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困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并充分的进行解决[1]。根据关系建立,使数学学困生在数学的学习信心上能大幅度提高,另外还能很好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为学困生树立强大的信心
如何让学困生有强大的信心,那么就需要让学困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所以说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进行配合,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放慢教学的进度,并尽可能的照顾学困生数学的学习程度,另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让学困生重新进入到数学的学习行列中。使学困生心中产生感激,感受教师的用心和教师对自己的照顾。同时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的布置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这不仅能让学困生产生做作业的兴趣,还能在作业时树立强大的学习信心。例如数学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根据对乘法内容的认识、乘法的口诀、乘法的应用等内容时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进行作业布置,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正常进行作业布置,而一些数学课程中的学困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后习题或者乘法口诀等内容记忆作业,使学困生在基础内容的学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
(三)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多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进行较难数学知识的学习前,进行课前的预习,课后养成记笔记和复习巩固的习惯,并且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让学生们充分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是制约学困生成长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问题,让学困生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困生真正的完成数学教师教授的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数学教师多费心、多指导,毕竟小学是奠定学生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中笔者针对学困生因注意力、自信心、自我控制等方面导致数学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学困生如何良好的引导、帮助进行阐述,希望给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瑜玲.主体论视野下的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状况调查——以XX省XX县4所农村小学为例[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