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小学 415500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加提倡主动探索型的课堂教学,而多元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很好的契合着探索型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对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多元课堂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探讨,以期将多元课堂完整的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多元课堂;小学数学;应用方法;
多元课堂,就是在吸收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中,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带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给予小学生新鲜的数学知识学习体验,将多元课堂有效融合进小学数学课程中,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息有积极作用,并且不限于发展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操作动手、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整体的学习进步有重要意义,是当今时代最值得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多元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改善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千篇一律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致使数学课堂氛围枯燥,这种环境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而随着多元课堂的开展,一方面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带给小学生新奇的体验,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样也从多种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将传统板书式数学课变成了视听读写多面开花的活跃课堂,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展了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视野。
(二)激发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认知程度低,好奇心充足的时期,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致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较低。多元课堂的建立,让小学生能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特点,能极大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加法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契合小学数学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前提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进行改革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多元课堂就是时代的产物,将多元课堂应用到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符合时代发展中小学生知识学习的需求,是小学数学教学前进和发展的方向。
二、多元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语言艺术课堂模式的应用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符号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都不够敏感,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难点的原因,在这种背景中,老师完全可以建立语言艺术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趣味丰富的语言艺术来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符号的印象,让小学生在语言理解中更全面的认知数学知识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进行语言表达,将数学概念与数学符号融入到语言故事中,从而让学生在故事聆听中记住数学知识要点,既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热情,又将数学知识带给了小学生,是小学教学阶段对待数学感知性差的学生的最佳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小学除法》时,老师在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一循环的故事形式,来形象的为学生概括什么是循环小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循环”的概念,进而为其掌握小学除法打好基础。语言艺术课堂模式除了单独使用外,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风采,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教学课堂的使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开始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并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一方面能将抽象画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像具体的展现给小学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度。另一方面也能极大的激发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动力,让小学生主动加入到多媒体教学课堂中,跟随媒体图像的展示,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将课程相关的影像进行编辑和处理,并利用多媒体影响的形象化和视觉表现性,建立情境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从不同的情境中展开数学教学,并让学生在积极的互动交流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这是提高学生独立学生意识,锻炼学生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大数的认识》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将大面积、大长度用多媒体影响来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并与同学就周围的大数进行讨论,以便加深学生对大数的认知程度。
(三)空间思维教学课堂的建立
空间知识可以说是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在小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多,但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对其日后的数学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对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几何问题有巨大帮助,而空间思维课堂的建立,少不了与现实事物的结合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面对几何教学内容,老师可以从学生周围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几何物体,将课本知识与现实性事物进行结合教学,让学生从现实物体的各种性质出发,探究数学几何的定义和应用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建立空间立体意识,同时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思考性,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中,老师就可以将现实中的水桶与漏斗带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用现实性的物体取代书本上固化的知识,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对圆柱与圆锥的性质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几何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时代,老师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应该对当前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吸收,并将其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上,建立起多元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为小学生带来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红霞.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9)
[2]谷景娜.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 ,2016(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