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武波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 浙江磐安 322300
摘要: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引言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的课堂授课中,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让同学们积极施行思维探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高品质、高标准地达成课堂教课目的和任务,推动学生全方位高效、长久发展和进步。下面本篇文章就本着高中地理高校课堂的构建施行了详细讨论,希望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不利的方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只是老师可能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从而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不学习就更加学不会,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了。
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一)更新教学方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意义上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已经满足不了当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了。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效能的综合课堂。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老师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善。老师应该充分运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包含电子资源和试验资源。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帮助同学们把控知识上也可起到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可以把地理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展现给学生,更加直接地展现全面的地理图像,提供学生不一样的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冲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目前,伴着现在教学品质的增强,许多校园都装配了比较齐全的设施资源。但因为老师的教课理念比较落后,导致这些设施都变成了摆设。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就务必要把这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比如,在学习等高线的课程时,老师就可以带着同学们实际去测量一个小土丘,随后指引学生运用等高线画法,在纸上画出这个土丘的实际特征。同学们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对等高线的原理,还有技术都会有一定的掌握。在素质教学改革背景中,老师不能只限于以往教学模式,积极地依据学生的需求改善教学方式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多媒体技术日益发达,学校的教学设备也随之更新。这为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技术条件。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创设情境。知识本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人可以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多媒体可以将教材中的文字转换成为活灵活现的视频或者图片。相对于文字而言,视频和图片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将其转化成视频或者图片。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我就先利用课堂前10分钟的时间,向同学们播放《地理中国》纪录片其中的长白山片段。在观看纪录片之前,我对同学们提出问题:第一,长白山是如何做好自身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第二,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建设为长白山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纪录片,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看,提高了观看纪录片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也会做出相应的思考。教师在放完纪录片后引入课堂知识也就更加地自然了。
(三)推行小组合作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教育,是学生自身培养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基于微课推行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老师应当切实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为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在每个学习小组内,每一个学生各司其职,共同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微课教学,老师可以组织高中学生进行组内微课的制作学习,让每个小组真实地去探究课本上的知识,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利用微课构建高效的学习课堂,使大家在高中地理学习上共同进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科学合理地调整课堂教课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大家都知道,高中期间一节课时间大多数都是五十分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想要建造高效能课堂,务必从课上教学的每个环节入手,深度发掘课堂环节间的关系,植入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把这段时间运用好,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获取更多的知识。因为从外表看,这个时间看着很长,但对于复杂而大量的课堂教育内容来说就很不充裕了。高中地理老师想要把大量的知识传递到学生的脑中,只有最大限度地完善配置课堂授课时间。课堂授课时间的优化配置主要是本着课堂上各种教课行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时机详细探究和精准判断。比如,高中老师在施行高中地理的课堂授课时该什么时候引入正题,什么时候施行案例分析,什么时候播放幻灯片呈现地理知识,什么时候开展问题探讨和随堂练习题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其最终目标是要做到课上可以在最精确的时刻开展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达成最佳课堂教育效果。当然,这样准确的时间安排并不是凭靠主观判断就可以完成的。在优化配置的途中,还要植入和高中地理老师的教课水平和地理教学中的教课经验,最大限度做到教课安排科学合理,有理有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现如今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提升当今社会人才素养的重要渠道。老师需要知道,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是教学不能被高考所束缚,学生假如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而是只会“读死书”,这对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6):50.
[2]邓承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93.
[3]张立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7):145-146.
[4]张金三.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9.
[5]王晓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92.
作者简介:厉武波,1967年9月,男,汉族,籍贯浙江省磐安县,大学本科、中学二级,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