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政先
江西省 余干县 余干中学
摘要:教学语言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是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可分为肢体语言和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等,而不仅仅指教学口语的狭隘语言。本文主要研究书面语言,教师的口头语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学内容太少或语言太单调,教学就会无聊无趣低效,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们必须变革无聊低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吸引力,具有指引作用。提高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提高教学语境的趣味性,幽默性。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感染力
引言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德行,建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而随着高中生接触社会层面的扩大,他们需要接受社会生活方面的引领。思想政治教师除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当代党的方针政策与时政热点等主流思想。但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都是以单方面灌输知识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对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新形势下,探寻新的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一、恰当的语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价值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处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正趋于成熟,心理健康尤其重要,学生在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时候,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用合适的语言,传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基础[1]。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学语言有机融合起来,道通过恰当心理情感,制造恰当的语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心理,情感全面发展,培养一个心智健全的社会人,高智商,会思考。高情商,会做人。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缺乏感染力的原因
(一)语音、语速、语调不当
教学中用一种语言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大致同步。因此,语音、语调和表达速度直接影响教师的语言。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些教师缺乏系统的、严密的书面语言表达,通常以方言授课,方言虽然通俗,但会导致一些学生对课程内容把握的迷失,而且还导致学生故意模仿,干扰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说正确的措辞,还要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语言太慢,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兴趣;语言太快,不利于信息准确接受,缩短了学生对信息消化吸收时间,学生吸收效率降低;音调太长时间太高,会造成注意力疲劳;音调太低,学生听不清,造成低效。这都会降低教学质量。只有根据不同教学语境,抑扬顿挫地进行教学,快慢适中地吐字,才能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二)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
新时代需要新规则,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首先会对教龄较高的教师产生负面影响。第一个原因就是教龄较高的教师教学模式已经固定,而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到合理调整的;第二个原因是教龄高的教师固化的思维,接受、吸收新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能力有限,改进新教学策略的难度较大,从而出现新教学模式半途“流产”、沿袭旧模式,拒绝接受新模式。教学理念落后的教师教导出来的学生,思想观念也会相对保守落后,不利于建设创新型社会,不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逻辑性不强
高中政治体系有严密的逻辑,高中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要求老师用有序、系统的语言表达传递信息。教师逻辑严密性是影响教学语言效果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的突发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容易受到突发因素干扰,从而扰乱思维的节奏,可能导致语言出现逻辑问题,如语言重复过多,教学中的流畅性变差。此外,教学语言过于武断、缺乏全面辩证,使信息传递出现失误,甚至错误。教学语言中缺乏逻辑,可能导致教师无法通过层次推理支持学生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混乱,也无法突出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高中生是从隐喻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教师语言逻辑的混乱可能影响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形成。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感染力提升的对策
(一)小组讨论
通过教师的课前引导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详细地讲解知识内容,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小组讨论并不是给学生安排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由着学生“叽叽喳喳”,最后不能真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没有用精准的语言引导参与讨论过程。对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时候,就必须要设计精准问题,运用精准语言参与其中,要注意把握度,及时适时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尽可能地用精准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疑问,并展开探究思考。既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又要保证问题目标顺利实现。把宏观调控课堂,微观达成任务相结合。这样一来,互动教学的效果将是最理想的。
(二)扩大知识面,增强自身文化底蕴
各种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师是否有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切都源于知识和学校教育。suholomlinski说:“只有当老师的知识大于教学内容的知识时,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起大师的地位。“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为了提高课堂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角,这样才能说服学生。。
(三)构建情景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很多内容构成,而不论是哪种素养,均是抽象化的概念,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会使整个教学活动非常枯燥与乏味,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而构建情景模式就是不错的选择。以“民主管理:共创幸福家园”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居委会选举的情景,选择出几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扮演“竞选人”,其他学生作为“投票人”。“竞选人”根据教师前期给出的选举目标,创作出竞选稿,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对竞选稿进行阅读;“投票人”根据“竞选人”的演讲,投出自己的一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学习到相关政治知识的同时,了解自己作为公民所具备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从而培养法治意识、公民参与等素养。
(四)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
法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过:“幽默的方式说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一则富哲理的笑话,风趣的比喻,耐人寻味的顺口流等,会对学生产极大的感染刀,引起学生的兴趣。[6]列如,在文化生活中讲述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我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张作霖应邀参加一个酒会,席间,一个日本名流拿出笔墨请张作霖题词。日本人听说张作霖大字不识几个,想让他当众出丑。不料张作霖胸有成竹,挥笔写一个大大的“虎”字,然后落款“张作霖手黑”。秘书一看,忙小声提醒:“大帅,你的‘墨’字下面少了一个‘土’。张作霖眼睛一瞪,掷笔而起,大声说:“我还不知道下面有个‘土’字,这是写给人家看的,不能让日本人带走一片‘土’。学生们在风趣故事感受到寸土不让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简而言之,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是深刻而复杂的,教师应该以易于理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做到趣味性,生活化,通俗化。高中政治肩负着创始人的基本职责,比其他学科承担更全面的教育责任,这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宏观调控课堂的语言功底,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重大政治事件,把国际社会热点,用精准的语言有效揉入政治课堂教学,达到教书育人,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上一个大台阶。
参考文献
[1]戚昊苏.新课程理念下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智慧,2018(36):82.
[2]马光辉.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以百舸争流的思想为例[J].新课程(下),2018(12):159.
[3]马淑芳.学好思想政治,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4-75.
[4]刘秀梅.浅析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性与时代性[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12):9-10.
[5]蒋兴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涵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2):26-29.
[6]潘宏伟,闫瑞芹.政治课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