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 张燕
[导读] 本文重点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方法

         张燕
        四川省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方法,结合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价值,从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有效性,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以人为本;融合渗透
        引言: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巧妙融合"以人为本"理念,不但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还有助于为现代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为此,相关部门应给予"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将其存在的积极作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发挥出最大化,以期未来高校发展更上一层楼。以下主要内容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方法。
        1、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价值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价值有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详细内容如下:
        1.1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
        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满足现如今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成长需求,可以切实实现因材施教。所谓以人为本指的是在教育和管理中给予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与年龄特点有的放矢的教学,进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另外,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是现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需求,如此才可以将我国教育的现代性以及个体性充分的展示出来,不断把高等教育事业和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有机结合,增强人才强国的战略性。
        1.2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性因素、生长环境因素等,一些学生呈现出现品质低下、意志力低下等问题,在学习中缺少积极性,无法满足当代高等知识人才的需求。社会各阶层所带来的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等思想不断入侵校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有了新的路径去认识世界,一些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学生的思想,破坏学习氛围。为了建设文明校园,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高校要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还是高校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方法。
        2、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现状
        现如今,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还存在些许问题,其中比价典型的是欠缺以人为本的意识、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详细内容如下:
        2.1欠缺以人为本的意识
        现如今,很多高校在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时,并未将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农,不管是管理手段还是管理方法都十分单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实就把人当做是常规管理的中心,现如今高校教育工作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教师教学问题,把教学管理当做是管理中的中心内容。在此种工作情境下,学生不过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部分,并未完全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积极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高校教育工作互动性不足,教学任务的活动组织与开展,均依据事先制定的目标和计划实施,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良好的调动,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不能得到良好培养,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不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的展现出来【1】。
        2.2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
        现如今,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方式与手段十分单一,实行以往的课程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除此之外,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偏传统,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形式,此种行政管理和教育模式让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锻炼,所以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2】。
        3、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方法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巧妙融合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详细内容如下:
        3.1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均要系统掌握以人文本理念引用的重要性,在常规教学和管理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特别是在现如今人才竞争已变成国家竞争的关键,强盛的国家一定有丰厚的人力资源做支撑。为了响应人才强国战略,各高校应全面遵守素质教育与以人为本的教育需求。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之外,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学生的身心健康、饮食起居、兴趣爱好等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习水平展开因材施教,突破以往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得到增强【3】。
        3.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高校的教育方法主要以填鸭式与灌输式为主,侧重教学成果和教学进度,忽视教学过程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所以在现如今教育工作开展中,应全面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生为中心,教师则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知识讲解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学生增加参加主动性,完善教师的工作模式,增进师生情感,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4】。
        结语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价值有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然而现如今,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还存在些许问题,其中比价典型的是欠缺以人为本的意识、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为了将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韵璐.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66-67.
        [2]刘栗加.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1-2.
        [3]吴琼.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探析[J].新西部,2019(32):114+127.
        [4]谢荣彩.论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广东蚕业,2019,53(03):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