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园园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714100
摘要:“快乐读书吧”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新板块,强调将课外阅读引进课程教学中来,借助不同的阅读形式,使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在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板块中的“中国民间故事”这一主题,为学生设置了“国外民间故事”的拓展阅读内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民间故事,并从角色、主题、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展开深层阅读。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教学;民间故事;阅读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政策导向,该板块的设计有效改善了传统教材在课外阅读编排不足的问题,并且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一般被安排在每册的第一单元或是第二单元,并且每次都会安排不同的阅读类型,包括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童话、童谣、科普读物、中外名著等,涵盖面广且种类丰富[1]。同时从字面意思来看,“快乐读书吧”的关键点就在于“快乐”一词上,强调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快乐。而该栏目的设立,可使小学生走进阅读课堂,通过阅读来得到收获,帮助其有利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中外民间故事》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以中国民间故事为阅读起点,并将其与“国外民间故事”进一步链接、延伸,可进一步丰富学生有关民间文学的知识储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民间故事当中蕴含着多种文学密码,需要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进行深层阅读,促进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的提升,最终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一、语言密码
民间故事是一种十分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学形式,主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而流传下来,当然这也就决定了其口语化、趣味化与大众化的语言特点。首先从民间故事“口语化”这一特点来谈,主要体现于其内容多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对句子结构没有过多要求,内容也是浅显易懂。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该特点后,不仅可使其阅读更为通畅,还能增强学生与民间故事的亲近感,从而尝试在日常交流中运用该种语言方式。同时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刚好与书面语相互补,可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次从“趣味化”特点来看,民间故事的故事情节常常布满想象,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进而给故事增添了充满悬念的色彩,如我国的《梁祝》、欧洲的《聪明的牧羊人》等都是将一些颠覆事实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使人在阅读过程中充满愉悦与期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后谈民间故事的“大众化”特点,体现在故事讲述的朴实自然,这也是其之所以流传下来且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同时其还为人们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因为不同国家民间故事的语言中都蕴含了特有的文化意识,人们在表达主体意识或是自身情感时习惯运用本国的语言交际策略,但其故事中浓厚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可使阅读者做到无障碍交流,进而提升阅读素养。如欧洲民间故事《巨人之梯》、非洲民间故事《老人的智慧》都将“老人”视作“智者”的代言人。这样一来,不仅可使学生在阅读本民族民间故事时建立文化认同,还能在阅读“国外民间故事”时产生新鲜期待,有效拓展其阅读视野。
二、主题密码
民间故事的来源是生活,它可再现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本质面貌,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心理,而正是这些民族记忆与思想观念,逐渐演变成了民间故事的主题。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其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因而民间故事主题也就存在不同的表现。其中中国民间故事常常寄托了人们美好朴素的愿望,而欧洲民间故事强调人性善恶与贫富自古便存在,向人们传输简单朴实的价值观,非洲民间故事所表达出的美好愿景常需要某个人物实现,如英雄、国王等。一般而言,无论是任何国家的民间故事,都寄予了对勇敢、善良、正义的褒奖,也表达了对虚荣与贪婪的谴责。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主题比照,使其更为清晰的了解与掌握民族文化与记忆,进而走进故事内核。
三、角色密码
塑造角色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之一,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意向性追踪[2]。民间故事常常通过短篇的形式出现,当中角色已初具文学作品角色描写雏形,鲜明的形象可增强人们的记忆点,进而有利于在口口相传中得以传承。通过阅读我国与国外的民间故事,我们可发现当中除存在鲜明的共性角色特点外,还都有类型化特质。一是生活化特点,包括我们熟识的田螺姑娘、七仙女等,他们的行为与品格均有相似之处,都是勤劳善良;又或是诸葛亮、包公属于智慧性人物,虽然分属不同类型,但确实是现实生活人物的翻版,具备生活化特点。二是幻想性特点,通过阅读我们可知欧洲民间故事中的角色类型相对固定与简单,包括国王、公主、王子、士兵、巫婆等,而这些角色又可细致分类,如公主、王子是美好生活的向往,士兵为普通劳动者代表,是奋斗者,还有巫婆是有着超能力的人,常常会伴随神奇事件发生。这些都反映了社会的现状,而人们的目标与价值观也需要这样的人物进行实现。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虽然这些角色与主要故事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但他们是虚构出来的形象,角色经历往往都是超现实的。而正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角色定位,才可帮助其更为深入的理解阅读材料。
结束语:
总的来说,“快乐读书吧”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增设可有效改进以往课外阅读编排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依照不同主题来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实现深层阅读,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卜月琴.比较民间故事,寻找文学密码——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27):61-63.
[2]边雪,张殿霞.关于“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