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 黄思思
[导读]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

        黄思思
        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618100
        摘要: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但是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此,文章针对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可以帮助生物教师顺利地开展生物教学。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初中生物;措施
        前言
        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整体的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较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实验教学内容甚少涉及,对生物理论知识的讲解比重较大。同时,有部分教师忽略了构建课本知识与学生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也极少,致使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不完善,实验技能不高
        我国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地区拥有较为先进的教育设备,而有些地区的教育设备是极为落后的,这样的教育现象在贫困的地区更为明显。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的基础条件不完善,对教师与学生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因为基础条件不完善,教师没有机会进行生物实验的具体操作,其自身的实验操作技能自然也不高。同时,教师的实验技能不高,会对实验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二)实验过程未达到应有的目的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及实验操作时,学生的反应较为热烈,他们在实验课堂中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其课堂学习效率却并不高,也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未对教学内容作精致巧妙的安排,生物实验教学变成了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只是对实验仪器充满好奇心,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态度并不端正,对实验的内容、细节也不甚关心,其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二、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实验室,制订合理的实验计划
        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对生物实验室的使用并不到位。他们认为,只要确保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是成功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3】。另外,即便教师在教学时有涉及生物实验的内容,也只限于一些考试的重点内容,对整体的实验操作流程甚少涉及。这样的教学情况,很容易致使教师在备课时敷衍大意,未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将运用实验室的优势转化为劣势。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心性特点,对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作合理的实验安排。在备课时,教师应对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些了解。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中学阶段,初次接触生物学的有关内容,而“细胞”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好生物的基础部分,对学生后期的生物学科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一定要简单而具有趣味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减少理论内容的讲解,而是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到实验操作上,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新课内容。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对学生不能够有过多的干预,应以辅助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物的自信心。


        (二)巧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发挥群体的作用,促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对生物实验的内容及反应现象有更好的掌握。教师可以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按照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教师在划分完小组后,可以为他们布置不同的实验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用药和急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针对教学内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答问题。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问题:小明感冒了,妈妈让他吃2粒感冒药,可是小明为了让病快点好起来,想要吃4粒,你同意小明的做法吗?学生在看完问题之后都积极地思考了起来。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可以,因为我在重感冒时,医生也会酌情让我加大药量。”,也有的学生说:“我不同意小明的做法,因为我们要听从医生的话,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加大药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学习效果也比纯粹的理论教学要好得多。在对学生的发言作简单的评价之后,我又为学生提出了另外的问题:在进行课间活动的时候,小刚不小心摔倒了,他的膝盖受伤了,我们现在有医用酒精、纱布、紫药水等物品,我们要怎样帮助他呢?在我说完之后,学生又开始了积极地讨论,为了使学生对急救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我组织学生展开了实验模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在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创设实验情境,为学生营造实验机会
        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相比,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对初中生的挑战性更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第二,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虽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学习时很难做到感同身受。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使学生丧失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鉴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实验情境,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生物,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病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病毒”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探究烟草花叶病形成原因”的视频。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像流感、鸡瘟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几组电子显微镜下,分别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图片,引导学生对其展开猜想:病毒可以独立生活吗?学生能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得出结论: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在进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进生物实验室,组织学生观察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结构模型,并总结模型各部分结构的特点。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生物教师若是想提高该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重视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多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实验室,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生物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多关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初中生物教学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攀峰.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8.
        【2】王曙明.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8.
        【3】夏青,李玉莹,刘春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技视界,2020(23):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