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平台简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陈顺初
[导读]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概念早已步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

        陈顺初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青树坪镇大坪中学  湖南  娄底 417700)
        摘要: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概念早已步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被广泛应用。如今,在中学教育领域也不乏“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微课、幕课等以“互联网+”为支持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中学教学;有效性
一、“互联网+教育”概念简析
所谓的“互联网+教育”,实则就是指在教育领域内引入互联网技术,其教育目的并非纯粹的教育数字化,而是要立足互联网应用角度,启迪教育灵感,促使广大师生都能积极参与互联网技术应用活动中。例如MOOC、云课堂、翻转课堂等,均采用新型教学方式落实课程教育任务。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既能提高教育资源共享质量,同样又能提升教学效率,最终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为传统教育改革带来全新机遇,促进中学教育繁荣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多元化学习分析
        (一)电子书学习模式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书本不再只是传统纸质书材。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手机客户端等采用电子书进行学习。电子书学习模式令学习内容更丰富、更多元,通过电子书内所展现的文本、图像、动画等直观了解知识概念,进而加深知识记忆程度,方便学生深刻记忆抽象性知识,为日后学习夯实基础「1」。
(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模式
        目前,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全新教学方式备受师生青睐。充分应用互联网力量,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用户账号登陆平台,便能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相关网络平台还能实现“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在开放式互联网环境下,教学信息资源日益丰富,教学方式也变得愈加灵活。
        (三)网络公开课学习模式
        现阶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诸多公开课程。基于“互联网+教育”平台,公开课成为一种效率极高的自主学习方式是i。在互联网环境中,针对同一知识点学习内容,常常会从多角度予以解释。此外,公开课教学方式也为“互联网+教育”指明了变革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教学模式。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注重前期准备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若想有效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能,首要前提是需要具备电子设备及优质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到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与此同时,教师还有积极完成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家庭环境是否具备优势网络,以及在校环境是否有飞速网络进行保障。此外,还应针对各种学习地点进行网络普及调查与维修,便于学生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二)强化综合管理平台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另一个核心载体便是完善的教学平台教。师通过优良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直观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并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指导。此外,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具备在线交互功能,一旦学生存在疑问,便可以及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或向教师请教。最后,由于网络学习平台具备大容量空间,可以收纳各种知识链接,进而成为资源丰富、容量极大的综合性教育平台,为学生日常学习提供后盾保障「2」。


        (三)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若想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完善课件制作与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封面精美、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的课件,可以及时吸引学生眼球,助力学生轻松接受各种信息。在课件辅助下,教师应积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轮廓,并将知识结构框架内容在教学课件中高度概括、重点体现。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令学生深度掌握知识点。此外,为了进一步凸显知识点,可以积极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表现知识点内涵,最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基础功底,为日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意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完成师生间“教”与“学”的角色转变。牢牢把握互联网优势,高效应用信息化、数字化促使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与学科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一)坚持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普遍以教师为课堂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仅仅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然而,随着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便彻底打破了这种被动式教学方法。在新时期,教学课堂中角色与学生角色发生完美互换。如今,教师更注重遵循学生主体性。同时,学生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便可以自主了解学科知识。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从知识讲解的主导者慢慢转为传授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致力为学生日常学习指明方向,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教师节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精进依照知识构建过程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现状,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能主动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最终实现知识点的完美内化。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打破枯燥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积极结合信息化网络视频、动画片段等,变抽象知识为生动知识、具体知识,以此优化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数学几何内容、立体几何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在多媒体屏幕上应用3D方式展现“几何”画面,进而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抽象知识。与此同时,在教学化学学科内容时,由于大多化学方程式都极为复杂、难以记忆,教师便可以紧紧依托信息化力量,通过多媒体屏幕呈现更多具体实物,以便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受“互联网+教育”影响,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想象力,令学生被动学习状态得到改善,进而促使所有知识更具体、更丰满、更容易记忆。由此一来,学生便会从被动记忆知识慢慢演变为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国内外名著鉴赏内容时。传统模式下,教师只是将一篇篇名著文章进行朗读、分析、鉴赏。然而,在信息时代下,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一篇篇赏文进行分组整理,直接向学生展示鉴赏成果,并引导学生自己组成合作小组,将不同的赏文内容分配到不同小组内,最终邀请不同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在各个小组内,由于分到的赏文任务不同,所以学生会分别通过文章中心思想、写作形式、好词佳句等细节鉴赏文章,最后经过小组讨论协同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大屏幕向其他学生、教师展示讨论成果。在学生展示成果之际,教师应细致观察,并随机选择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以生为本”的翻转课堂教学下,学生积极性被有效的激发起来了,面对难于理解的知识点也会坚持探索,并在讨论与实践中学习他人的优秀想法、经验,进而拓展自身思维宽度、深度。
        结束语:总而言之,“互联网+教育”技术为初中教育带来了不可言喻的便利。基于此,广大初中教师应坚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学科学习提供指导意见,为日后升学积蓄能量,最终实现持续发展。
备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XJK16C076;课题名称: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用性研究;课题主持人:陈顺初 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明,樊标俊.初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用困境与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9-10.
[2]冯明,樊标俊.基于微课的初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