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美
攀枝花学院617100
摘要:在高校体育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舞蹈课程是广泛受到学生欢迎的重要课程。但是由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限制,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整体发展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亟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本文在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途径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发展需要的可行性舞蹈课程教学路径,并希望籍以此文,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前言:在高校的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中,舞蹈教学课程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席之地。通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有序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舞蹈能力,更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此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通过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有效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舞蹈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从而在凸显舞蹈教学的实践意义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以下结合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的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框架中,对于舞蹈课程的引入并不是十分广泛,仅在体育专业或者艺术专业的小范围内,开设相应的舞蹈课程。而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面向多元化发展,我国的各所高校开始普遍地将舞蹈课程,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转型升级。
1.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
在当今社会的环境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要,逐渐倾向于人才的复合型价值。通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有序开展,能够使高校学生掌握良好的舞蹈能力,从而在健全自身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更为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高校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舞蹈知识与舞蹈技能,通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整体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促进身体成长发育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舞蹈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一切的舞蹈课程教学优势,都是学生将来走入社会的重要竞争力,能够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获得更为出色的社会发展前景【1】。
2.基于舞蹈课程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舞蹈类型可分为很多,例如民族舞、现代舞等等,各有风格,不同的舞蹈风格可以展现出舞蹈者不同的个性。每个人对美的追求都不同,目前,对美的追求更是上升到了更高境界。以往的高校舞蹈课程教学都很单调,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主要是增加各种不同的舞蹈曲风,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对于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基于舞蹈课程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中,高校体育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例如帮助学生通过对于祖国民族舞蹈的学习,发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素养等等。总之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带来更多超越于舞蹈范畴之内的综合素养发展收益。
3.利用舞蹈课程教学有效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于学生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积极发挥舞蹈本身的趣味化特点,引领学生在不断提升舞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舞蹈发展成为自身的一种业余爱好。与此同时,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还需要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课程获得相应的乐趣,通过舞蹈运动的环节,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
4.通过舞蹈课程改革建设精品高校体育学科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在建设精品高校体育学科背景下进行有序开展。利用对于舞蹈教学内容的持续性完善,积极提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便于学习、适于发展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舞蹈课程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整体性提升的重要推动力,以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化育人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构建精品高校体育学科的教育目的【3】。
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途径探究
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增设舞蹈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舞蹈基本功、突出舞蹈教学实践意义、提升学生社交能力四个方面入手,以下分别介绍。
1.增设不同的舞蹈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原因,单一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形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对于不同舞蹈教学内容的增设。通过增设舞蹈教学内容的途径,需要有效地将中西方的先进舞蹈形式,分别引入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范畴之中。例如充满民族风的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具备动感活力的西方现代舞蹈,悠扬婉转的华尔兹,具备强烈节奏感的恰恰舞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体魄,促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途径获得更为健康的身体素质。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舞蹈的基本功训练,通过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帮助学生达到相应的体育健身效果。
3.突出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意义
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基础上,高校舞蹈教学还需要突出舞蹈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有效组织学生在舞蹈的练习与实践过程中,积极促进舞蹈训练的有序开展,为学生增加更多的舞蹈练习课时。在不断加强舞蹈教学的实践意义的过程中,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舞蹈的练习,帮助学生在提升舞蹈练习频率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更多的舞蹈实践环节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艺。
4.利用舞蹈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尽享舞蹈带来的快乐,也能够通过舞蹈的媒介结实更多的朋友,因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帮助学生利用舞蹈学习的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具体如利用交谊舞的教学,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具有着十分积极的体育教育意义与社会教育价值。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在有效提升舞蹈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发展舞蹈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将舞蹈培养成为自身的一种积极生活爱好,从而有效体现出舞蹈对于高校学生生活与发展的重要促进意义。此外,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途径,对于高校学生具有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价值,通过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实践,还能够为高校学生更好地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促使高校学生通过舞蹈的媒介,结识更多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潘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5:169.
[2]潘杨阳.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8:131.
[3]芮瑞.对创新型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