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    赵家利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其一大难点

        赵家利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月望小学655105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其一大难点。语文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文章从构建图书角、阅读实践化、阅读角色化、阅读信息化四方面,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教育同仁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较差。有些语文教师忽略了对阅读环境的创设,有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浮于表面,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不以为意,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应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构建图书角,塑造良好阅读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构建语文读书角,并制定相应的借书规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度,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可以构建具有互助性的阅读学习模式。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读书角,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认知水平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在图书角为学生放置一些读物。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去书店购买图书,并将之放到图书角与他人一起分享。第二,鼓励学生以文字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可以为图书角中的图书加上一张纸,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上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加深学生对图书内容理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第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鼓励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朱德的故事分享给他人,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朱德的事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班内的小刚在会上说道:“听爷爷说,朱德总司令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十分节俭的。在延安时,朱总司令总是在天刚蒙蒙亮,就背着粪筐出去拾粪了,到吃早饭时,朱总司令总是能满满地背回来一大筐的牛粪。”通过构建图书角,教师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阅读实践化,提升学生阅读深度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品读能力,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真实的阅读世界,让学生对比文字营造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不同之处,并在实践中,培养独特的观察力,审美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1】。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在与朋友发生冲突时主动地去沟通交流、解决矛盾。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制作纸船和风筝,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方式与朋友沟通交流。班里的小李与小张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平日里无话不说的他们,这几天上课的状态明显不太好,两个人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都没有勇气跟对方道歉。

在课上,我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船上,送给自己的朋友,他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好了。将实践活动融入到阅读教学中,能够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三、阅读角色化,增强文本感知能力
        角色阅读的优势在于给予了学生感受文章人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感知人物,来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看待事物的独特视角,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思考习惯【2】。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阅读,鼓励学生在角色中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将主动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对学生之间的角色安排不作过多干预。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了解自己所扮演人物的性格,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在学生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表演作出及时的评价,使学生的付出能够得到回馈,学生才会体验到阅读学习的乐趣,进而喜欢上阅读。阅读角色化,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也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多样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四、阅读信息化,树立社会担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并将阅读内容由一个点拓展为一个面,让学生更为全面和立体感知语文阅读内容,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维度,提升他们的思想高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效用。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些“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了解。或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黄山奇石”的宣传视频,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上全面的感受“黄山奇石”的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交流会,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黄山是什么样子的。班里的小兰说道:“去年假期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黄山,我看到了一个特别像草莓的石头,它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特别漂亮。还有一个‘双人头石’,它们的双手张开,像是在欢迎我们。”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黄山奇石”,能够有效集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鼓励学生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游玩经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语文阅读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精进自身的教育水平,探索不同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选择,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应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构建符合他们认知的教学情境,使其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袁红菊.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学周刊,2020(30):25-26.
        【2】王克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