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熊娟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策会议上提出的以“教学与思想教师学院”为基础的通识教育思想,

        熊娟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湖南 常德 4159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策会议上提出的以“教学与思想教师学院”为基础的通识教育思想,坚持认为定型观念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知识政策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形成全面教育、整体教育、全民新课、课程与教师新课。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旅游管理教程中课程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思政;应用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有提到过:“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也是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也是有效拉动我国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对于高素质从业人员的诉求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所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同时还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为其今后就业奠定基础。为此,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意义
        首先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政课程是帮助学生形成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最佳方式,而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德育元素和德育目标,由此看来课程思政无疑是传统思政课程的补充。教育除了要教授各类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体现育人的功能与作用,为了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并拥有适应社会的素质。所谓的育人,不仅体现在思想价值的传播中揉入专业知识的底蕴,更是要在专业知识底蕴的传播中与思想价值的共同引领。因此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益处,为实现德育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就现如今旅游管理现状来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规模不断扩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处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旅游资源放开始逐渐发展与扩大,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收入、旅游行业收入相较于之前可谓是明显增加,所以市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自然会不断提升。其次,供需错位。我国各院校都有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量较多,可是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的行业却并不全是旅游行业,研究调查显示实际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供需问题与直接对我国旅游业发展造成了影响。最后,重理论轻实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而旅游管理专业本就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最终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课程思政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游客需求日益增长。与旅游客货两用的新特点相反,虽然旅游管理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文化越来越多,但旅游业的忠诚度和行业意识仍有待提高。因此,旅游管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抱负和专业精神至关重要。
四、课程思政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重新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二)《关于高校课程建设的宣言》明确载列的《关于高校准则建设的政府间宣言》为课程建设和提高教育机构的培训和教育质量提供了一种整体办法。为了积极地将课程纳入旅游管理专业培训,旅游观察员的所有专业人员都将编制2019年专业课程,重新设计教程目标,从而提高培训目标的质量。通过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知识转移,能够充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政治接受度、民族情绪、文化纽带、宪法意识和道德关怀,使他们成为IDEO工作的全面社会主义行为体和继承者。


        (三)\结合课程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目标
        每门课程都包含有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两大功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其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也各不相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重在科学扩展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及的旅游业及具体行业领域、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重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红色旅游实习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与抗联精神,深入开展将“抗联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师生创编抗联景区景点导游词汇编、抗联英雄人物故事汇编、设计抗联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等,力争成为课程思政品牌实践课程。
        (四)构建交互合作思政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是思政课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而构建出交互合作思政课堂则能够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堂教学管理。为此,在将思政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堂的时候,构建交互合作思政课堂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单向式的师生关系,让思政课堂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政教学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够在自幼学习空间、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环境中得以有效调动,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增强代入感。教学活动实施期间,教师可以先环顾教室,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与学习集中力。其次,教师在教学期间还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管理期间及时转化角色,构建出师生双向交互与互动,让学生在接收知识的同时分享观点,借助于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与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思想证明中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思想认知以及思维方式,真正让学生在交互合作式思政课堂之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五)定期联合开展教研活动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要想有效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定期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毕竟教师虽然具有一定德育意识与理论,可是若缺少任教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话,自然也就无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优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定期联合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教师职业个性特征不足、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不足等情况来引导教师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认知,让其在专业教学课堂之上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同时也不要忽略学生职业道德传播。除此之外,教师相互之间也可以利用社交平台进行相互交流以及教学分享,这样也能有效提高教师德育教育水平,真正促进思政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融入。
结束语
概括地说,旅游部门的学科是教师的主要价值,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所有教师和所有教育教育课程,要不断贯彻课程理念,引导德国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贯穿整个教育过程。除了职业教育外,旅游管理教师应把弘扬爱国、敬业、哲学、公平、法律和职业价值观作为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作为实施旅游管理课程的突破,培养旅游管理的爱国、社会责任和道德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付丽丽.校企合作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S1):69-71.
[2]邢艳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践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10):111.
[3]谌玲.高职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路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8):192-193.
[4]刘艳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J].营销界,2019(29):259-260.
[5]贺斐.新时期思政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途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02):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