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共读而幸福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刘丕俊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刘丕俊
         靖边县第八小学   陕西榆林 7185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多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或读书之路是孤独的。“整本书共读”,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和学生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篇章阅读的纠正和弥补,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亲子 师生 共读
        一本书一个人读,只会产生一种想法,而一本书一群人共读,就会产生一群想法。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总会令人心生感动。醉是那一抹书香----共读,不再让读书成为孩子一个人的寂寞旅行,和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们共同阅读一本书,有交流,有分享,有碰撞,让书香通过共读在我的家庭里、我的班级里弥漫,氤氲和谐,成就着我们彼此的幸福。
        一、亲子共读,温暖一家
        亲子共读,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每天花十几分钟和孩子共读,做一个孩子的领读者、共读者,或陪读者,把孩子带入一个自由阅读、自主领悟、自由交流之路上,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许,这才是最美好的陪伴,最长情的告白。
        《夏洛的网》这本书我早有耳闻,未曾一睹为快。2019年的暑假,女儿读二年级。我给女儿在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书,回家后,我首先选择了读这本书。这是一部描写关于友情的童话,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威尔伯的生命有危险时,看似渺小的夏洛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威尔伯。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最后,威尔伯为了感恩夏洛,抚养了夏洛的孩子。这是一本适合大人和小孩一起共读的书,是一本对弱小生命礼赞的书,是充满温情和爱意的书。我感觉很震撼,读完后,推荐给女儿读,女儿看到我读到情深处泪眼婆娑,想必也想探个究竟。当她读到情深处时,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并且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夏洛,他有一个朋友叫威尔伯。夏洛对威尔伯很忠实,救了威尔伯一条命。“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读到夏洛快要死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被夏洛的友谊感动了。
        我很欣喜,难道女儿的读书热情被激发了?多么希望这是一次契机。
        为了让女儿爱上读书,我曾带她进图书馆,我自己读自己的(榜样示范),让她自己自由选择读,;我办过读书卡,借书回来看;买书,让她的卧室坐拥一壁书;借助老师,强攻其读书……2019年的加长版寒假里,老师布置了《狼王梦》、《斑羚飞渡》、《木偶奇遇记》、《不老泉》、《小证人》、《屋顶上的小孩》、《森林报》这七本书。我全部买回,先让她读起来!另外,我鼓励她读《好孩子励志成长记》系列书共10本,这套书是属于儿童的,和他们的生活是平等的,所以她很快就读完了,看来选择书也是很关键。现在我每天都督促她去读书,偶尔浅浅地交流一下她读书的收获,碰撞思想的火花,引领她走向阅读的彼岸,让读书的种子在她的心间开出美丽的花儿。
        二、师生共读,静听心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一个不阅读的老师,就是一个潜在的差老师呢?一个不阅读的老师,怎么让学生阅读呢?怎么指导学生去阅读呢?怎么知道学生的阅读是有效的呢?
        朱永新老师说:“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上学期我和四年级的孩子与《青铜葵花》这本书相遇相知了。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芦花鞋》。在上这一课时,期间我的学生李姣问我:“老师,我看过《青铜葵花》一书,书中写的青铜是一个哑巴,可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到: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那他怎么会说话呢?”当然,从这句话分析,这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可青铜是不是一个哑巴?这篇课文并没有透漏一个字,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当然不会知晓了。于是,我抓住这一读书契机,对孩子们说:“青铜究竟是不是一个哑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你们有兴趣知道吗?”孩子们高声答到:“想!”趁机问:“那我们怎样才能知晓答案呢?”“读整本书。”“是呀,老师也没有读过这本书,老师也很想一探究竟,那咱们就去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这本书吧!”“好!”就这样,为了解谜,我和我的学生开启了读《青铜葵花》这本书之旅。因为学生要从不同渠道得到这本书,所以我们约定两个周后读完,进行交流。
        每天中午一到校,我要求孩子们:入室即静,入室即读书。于是,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共捧书,共读书,读《青铜葵花》。时不时地,我们一边读着,一边分享着书中的内容:我会分享我的读书进度,读书内容,读书感悟;孩子们也会分享他们的读书进度,读书内容,读书感悟。不知不觉中,师生之间似乎进行着一种比赛,一种较量。那便是读书的比赛,读书的较量。“我觉得我们可以给每个章节的小序号加个小标题,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理解与回顾。”这是我建议给孩子们的。“老师,我读完了!”这是读书快的孩子的骄傲炫耀。“青铜就是一个哑巴。”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的答案。
        6月8日,《美丽的痛苦--<青铜葵花>读书交流会》如期而至。孩子们自信的眼神,或朗朗诵读,或款款而谈,交流的是一个知识,一份收获,一种思想。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我想《青铜葵花》这本书所折射出的真、善、美的思想将会变成我的学生们的思想,我的学生们也将怀揣真、善、美,学会做人、做事,这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6月8日的读书交流意犹未尽:“青铜和葵花还会相遇吗?他们的人生道路会怎样?你愿意继续把这本书写下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绪飞扬,好似他们都是曹文轩,去完成这部电影的结局。于是,后来有了孩子们的手稿、修订稿,青铜与葵花的各自努力与付出,青铜与葵花的再次相遇,无不透露出人性的真、善,美。
        和孩子们共读整本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密码。那种语言上共同的话题,思想上火花的碰撞,心灵上精神的寄托,没有经历过,你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体味的。《草房子》、《细米》、《根鸟》、《三角地》、《香橙树》、《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一系列的的美文,你不去读,你就不会认识曹文轩这位儿童文学家的一种思想,你就不会被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感动,你就不会知道你的四角天空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
        我期望每一个孩子(包括我的孩子)都能成为痴迷的阅读者。用琅琅的吟诵迎接每一个黎明,与黎明共舞;用静静的阅读度过每一个白昼和黑夜,让书籍带领我们远离浮躁,冲破狭隘,从平凡走向高贵,从优秀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2014年修订)新教育文库·通识书系 漓江出版社
2020年10月22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