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燕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中心小学 511365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提高。但在新形势下,家校合作存在着诸如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教学过于形式化、随意性、缺乏有效沟通渠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探索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新形势下农村家校沟通的新思路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家校沟通;新思路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学校是教育的专业机构,家庭和社区是非专业单位。但学校、家庭和社区并不是独立“孤岛”,而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环岛”。因此,在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的展开,必须重视家校沟通的展开,以此来提高教育价值。
一、新形势下农村家校沟通在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意义
(一)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
家长是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人力资源,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入家长资源,能有效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生教学管理过程,使家长与教师理念形成一致,在教育过程中听取家长意见,以此来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促进家长支撑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发表意见,发挥家长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作用,为学校增加人力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举例来说,学校在进行开放式活动时,可以请家长参与活动策划,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现。如,在校外郊游活动中,学校会与家长达成共识,邀请家长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而家长则会给予教师最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以促进校外郊游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个过程中,首先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策划过程,利用家长对社区的了解来规划活动的地点、时间、项目等,以提高校外旅行的最大效益。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开展过程,运用家长的力量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促使家长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校外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了解和熟悉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形成一种与学校管理理念相适应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力、智力优势,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人的全面性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孩子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孩子从父母的榜样中认识到怎样的人与人相互关系及怎样的社会环境。实际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家庭中得以反映。因此。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而言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那学生的人格就难以得到发展完全,其身心健康发展难以实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教育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家长资源,实现家校沟通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农村家校沟通的新思路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走在前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新形势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展开受到重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新课改背景下,家校沟通是一种创新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家校沟通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价值。
(一)整合家校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要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环境等方面都能协调一致,互为补充,共同合作,形成教育的网络,促进学生在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三者一致性越高,教育效果越好。
因此,作为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充分了解家长信息,整合家长资源,完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更高效的校园管理。家长可以作为学校与社区的纽带,学生利用家长的人力资源力量与社区展开有效联系,形和谐一致的教育方针,促进家长、学校、社区三者形成联动,以此来推动相应管理活动、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看出,家长在其中发挥中重要作用,促进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提高了教育教学有效性。
(二)建设家校共育平台,促进家校沟通
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家校沟通更有成效,笔者认为学校应重视家校共育平台的建设,寻求更稳定的家校沟通途径,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制定较为明确的规章制度,使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家校沟通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可建立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共同体,如家庭学校学习促进团、家庭学校交流组、家庭教师联盟等,以维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实现有效的家庭与学校共育。第三,建立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保证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总之,实现家校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要重视家校共育平台的建设,使学校和家长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三)丰富家校互动活动,促进家校沟通
学校应重视家校互动活动,丰富家校互动活动的内容,使家长与学校实现活动中心与活动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家校互动的效果。比如,学校开展“双向参观”活动,引导教师和学生家长交流;对学生家长的探访,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真诚的交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所在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有更好的了解。如办大型活动,学校可邀请家长参与,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增进学校、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简单地说,学校应该注重互助性活动内容的丰富,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参与活动,实现家校沟通。
(四)提高教师素养,推动家校沟通的开展
2013年9月9日,在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如此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实际家校沟通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展开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建设家校共育平台、丰富家校互动活动等,以此来时效家校共育,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
总结语:
时代不断发展,对农村教育教学要求提高,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是重要内容,有效展开语文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家校沟通展开的重要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家校沟通教学策略,以此来实现教学创新,提高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昆,岳丹丹.家校沟通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
[2] 欧玉松.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意义及措施[J].教学与管理,2013(21).
[3] 许清波. 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家校沟通的新思路[J]. 教育革新, 2016, 000(012):P.6-.
[4] 张昆. 阻碍农村家校沟通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 教育革新, 2006, 000(001):15-15.
[5] 玉红艺. 关于农村小学家校交流的一些思考[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7):329.
[6] 肖雄, 夏冰, 邓志刚. 关于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湘西永顺县勺哈乡农村小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2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