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华
东台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持续发展,在很多科技研究中图书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人们对图书有着多样化的需求,这使得图书馆要不断的收集和更新图书资料。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对知识的渴求也相对较高,图书馆建设应采用互相分享书籍信息资源的方式,发挥书籍的信息资源功效,更好地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书籍信息资料在每个范畴都有涉及,图书馆要想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就要做出全新的管理方案,对图书资料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更好地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本文对网络化时代高中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化;高中图书资料;管理思考
引言
图书馆是学校师生重要的学习和工作的场所,为同学和老师查阅资料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在学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具备综合性和专业性等两种特性的工作,在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科研活动以及师生的学习培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时解决高中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现有的问题,才能促使图书管理工作有机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图书资料采用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网络信息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在当前时代脱颖而出,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俨然成了时代的符号之一。如果要对图书资料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应用到图书资料管理中。通过在图书资料管理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之外,还能使读者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图书资料均以纸作为载体呈现给读者,而在纸质资料的保存中具有太多因素会对资料的完整性造成影响,致使相关图书资料遗失、损毁的情况多有发生。同时,纸质图书资料内容的含量有限,大量的纸质资料无疑使得对资料的保存与管理成了耗时费力的工作。
二、网络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转型的具体内容
(一)优化资料的存储方式
传统的图书存放方式,采用柜架陈设为主,可以更为直观地让读者感受到图书的魅力,了解图书的内容。但是这对空间具有一定的要求,空间的大小决定着馆藏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对科研力量贡献的多少。现如今在网络条件下,可以实现对现有图书的电子化,一律采用数据的方式进行存储,并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做到信息的无地域、无时差,实现多人多地实时共享,充分实现图书信息资料由静态向动态的转换。这也就说明,图书的信息资料不再凭借有实物的载体而存在,而是可以实现虚拟化,以信息的方式存在,例如可以建立电子阅览室,区别于传统的图书馆藏式,采用一种动态的、隐蔽的方式,实现对各种资料的大容量存储,实现读者对信息的高效利用。
(二)完善资料的处理模式
旧有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进行检索与分类,工作量繁琐沉重,同时也不可避免错误的产生。而在网络条件下,在相关设备充分实现自动化的模式下,可以通过对软件的设定,来实现人工智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也就是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对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与整理,实现图书的快速索引。
(三)建立主动型和多样型的管理模式
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其最主要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需求,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主要是一种公益性服务。
并且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也可以充分借助自身优势,走入社会,做到主动了解用户需求,用户的需求就是图书管理工作进步的方向,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对信息进行深层次整理,充分做到联机索引以及目录查询等,在必要时可以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用获取的资金完善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要与科研、教学、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信息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的自我生存能力。
三、高中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领导层对图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每所学校都设置专门的领导来监督和指导图书管理。第一,应设立图书保存和搬迁专用场所;第二,应加强对图书馆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作用和处理的必要性。学校管理部门应具有广泛的全球意识,站在学校教育的水平上,将图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管理的主要议程。
(二)人才的完善与创新途径
高中图书管理的改进是在专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图书馆成功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缺乏专门知识。当今信息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应稳步提高。各学校应提高工作人员对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认识,以制定科学依据的培训方案,提高图书馆员的就业率和专业水平。(d)文员还认为,应认真审查图书馆员的现场视察制度以及图书馆员的工作和服务能力;此外,应建立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和业绩评估制度,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培训费用,引进高级别专业人员,并从根本上改善账簿中的管理职责。
(三)实现数字化资料管理
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全世界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网络信息技术诞生伊始就意味着数字化将是全球各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顺应时代发展的唯一方式就是对网络信息的合理开发与配置。网络虚拟信息资源的开发具有个性化及动态化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对图书管理人员而言,要使网络信息得到具有高度合理性的优化,应当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及相应优势对网络信息进行高度专业化的优化工作,并使之具有序列化的特点。通过对网络信息进行上述方式的分析、处理与配置,能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具有高度完整性与时效性的信息,同时也满足了时代发展需要,促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
(四)重视安全管理
受载体所限,传统图书资料的管理要注重纸质材料防虫、防火、防潮工作,避免纸质资料出现缺损或严重损毁,这些工作的技术性不高,但往往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图书资料的安全管理工作因为载体的更换而发生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安全管理不再是物理层面的防护工作,而是转向了信息技术方面的防护。互联网上的内容复杂且庞大,直接导致网络图书资料的安全会受到网上病毒的侵袭及不法用户的骚扰,从而造成图书资料的完整性与严谨性遭到破坏,因而必须强化对数字化图书资料的安全管理,通过安装防护软件、检查终端网络安全、运用防火墙等措施做好数字化图书资料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图书资料的完整性与关键内容不致泄露或更改。
结束语
总之,图书管理工作作为高中学校、高中师生工作学习的精神壁垒,它在学校发展、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方面都具有积极促进意义。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高中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在完善高中图书管理工作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维持和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运作,满足师生工作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范斌.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387.
[2]吴越.小议高中图书管理如何进行创新[J].农家参谋,2019(17):235.
[3]纪玉典.新时期高中图书管理员的个人素养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12):181.
[4]张霞.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图书室管理效率[J/OL].中国培训:20170712.160.
[5]汪涛.浅谈高中图书管理工作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视界,2017(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