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王琴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琴  
         靖边县第八小学   陕西榆林 7185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要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启蒙阶段,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实践措施
引文:数学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不同于幼儿园阶段,学生开始面临比较系统的数学学习。为了使数学教学能够满足小学一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要转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一、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了避免小组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首先,数学教师要深入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性格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将小组成员分为4-5个人比较合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利于数学教师的管理;其次,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小学数学教师要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差别过大,才能保证小组内成员探讨问题的一致性,使小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最后,数学教师还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一些学生的性格而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学生,使小组内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长处,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高,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对此,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相符,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时间,使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感,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利,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师要放任不管,而是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可以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进行巡视,一方面能够避免一些学生不认真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聊天的情况发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此外,问题的提出除了要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之外,还要难度适中。如果过于难,就会使小学学生知难而退,面对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如果过于简单,无法起到启蒙小学一年级学生思想的作用。因此,问题的提出要难度适中,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说出爸爸、妈妈的年龄,然后再说出爷爷、奶奶的年龄,要使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明白大家的年龄使用数来表达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彰显数学学科的教学价值。数学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5前面的数字是几?8后面的数字是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数学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讨论,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进行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培养过程。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对于一些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很难准确理解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对此,数学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学习到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2]。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且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数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白兔的妈妈拿了18个胡萝卜,小白兔拿了7胡个萝卜,那么有谁知道小白兔和妈妈一共拿了多少个胡萝卜?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小棒,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计算结果。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不一样的解答公式,一些学生用18+7=18+2+7的方式来计算,一些学生用18+7=10+8+7的方式来计算等等,不管是哪种计算方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巩固了之前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且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数学计算方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数学教师还可以对回答问题积极、学习态度认真的小组进行表扬,使学生体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就感,从而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引起重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十分重要。对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小学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不断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其海.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04):101-102.
[2]毛乾纹.探究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策略与学习兴趣培养[J].明日风尚,2018(05):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