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君
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白鹤岗小学 441803
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较为普遍,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生动地呈现出来,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引言
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较低,加上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不高,语文教学工作水平迟迟难以提升。为此,教师应通过提升自身水平、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结合传统方式、引导自主学习和优化评价模式等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氛围沉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合理应用,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自主能动性的带动下开展语文学习。其次,相较于教材课本的二维画面,信息技术能增强教学的多元化,在三维画面中给学生带来较强的认知体验,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在丰富的画面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能有效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最后,信息技术拓展了知识的边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传统的教学课因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展开讲解,通过信息技术则能搜索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教师不应受信息技术的限制,而要认识到这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应该为教学工作本身服务。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存在思维僵化的问题,很多不适用信息技术的课程也要死搬硬套,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也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使其满足当前教学的实际要求,增强教学的灵活性,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堂,明确在哪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中该用信息技术,在哪一个知识点的分析中可以运用板书。尤其是板书,简明扼要和提纲挈领的优势较为明显,应该在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防止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化。
(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产物,能够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将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集中在短视频中,帮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他时间用于学生的交流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资源数据库,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资源传入数据库,实现学生间的信息共享。
(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决定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下,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增强信息化素养,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的道路,将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实践当中。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其对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化学习,也可以组织教师通过观摩学习等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增进语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分享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经验,逐步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示范课与公开课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使其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四)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科,在情境构建当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以文字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情境构建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等多种感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沉浸式体验,消除其在语文学习时的陌生感与疏离感。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常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情境的构建中,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性,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续、长久地集中于某一事物当中,所以增强教学情境趣味性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开展语文学习。
(五)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教学环境的改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也在提升。尤其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如果仍按传统方式教学,将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多种类型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加工,实现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信息技术也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使教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开展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根据当前教学内容在网络中获取相关信息,通过实物投影、录像等多角度展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教学环境的多样化构建提供了保障,在拓展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重视与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性,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
(六)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还取决于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包括对教师和对学生的评价,这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针对其培训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进行考核,防止在培训工作中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在教师业绩的综合测评中,应合理设置考核成绩的比重,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育理论和设备操作能力等纳入考核体系,使之能在日常教学中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消除传统教学中唯成绩论的弊端,提升评价的多样化与全面化,真正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任务完成度等纳入评价标准,通过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同时,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逐步优化与调整。
结束语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手段,适应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特点;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徐海英亚太教育?2019(11)
[2]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贾俊英.西部素质教育2019(23)
[3]浅谈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助力[J]顾燕群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