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高维平
[导读]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都是在课堂中进行,在过程中需要完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高维平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横车镇中心小学 湖北黄冈 435317

        摘要: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都是在课堂中进行,在过程中需要完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建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吸收人文思想内容,这是新课改下核心素养的要求。让核心素养走进课堂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有多元化的参与,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理解,有素养能力的建立,奠定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应用基础。本文介绍了核心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提出了走进课堂的方式和方法,希望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教育是国之根本,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教育教学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期望培养优秀的人才,其中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做重视,更要保证在教学中的落实效果。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优化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也保证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核心素养应成为教学开展的方向,而方法上要注重学生的素养认知,把握与知识的结合,以此实现高效教学。
        一、核心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越来越多,让教学的开展难度较大,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开展需要不断做出改革创新,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有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成长。核心素养走进课堂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但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方向,能够强化知识学习中能力培养,促进新课改思想有效落实,帮助学习思考的主动参与,让教学与学习得到有效地结合,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有语文知识理解、学习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成长。
        二、核心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
        核心素养走进课堂教学的方式上要保证素养认识的感受,也需要挖掘语文知识教学与素养内容的关系,并以此为核心做教学方法的应用;还要保证素养能力的养成,对学生做出引导,注重实践行为和个人想法,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三、核心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所以核心素养走进教学,需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将素养与教学过程结合,保证学生的理解,并获得概念认识和素养能力。具体的方法上应把握语文学科素养的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以读写结合培养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是语文知识的基础,课堂中应解决小学生学习缺乏应用思考的情况,强化阅读获取和写作应用的结合,让知识获取有深度的理解,并在应用中得打内化吸收。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就需要开展读写结合,让语言的建构和应用素养得到直观地呈现,保证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1]。

比如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堂中的阅读应以语言建构分析为方向,组织学生做分段阅读理解,探索文中春节描写呈现了哪些情感,在情感上又通过哪些语句和内容做出了描写,以此可以引导深度的阅读理解,挖掘其中的语言建构知识内容,之后以阅读理解组织写作练习,开展口语写作练习,仿写课文内容,吸收其中的语言建构知识,并反思阅读理解,既能强化知识理解,增加课堂的活跃性,也让素养走进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能力,增强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而语言素养的融入,保证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够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
        (二)以共生写作培养思维素养
        生本思想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思维素养走进课堂教学就要以此为基础,开展共生写作,利用写作中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语文思维得到发挥和提升。共生写作是让学生做合作写作,结合多人理解认识和思想结构,有助于个人思维的交流,并能通过写作的实践让思维得到成长,以此实现语文思维素养的有效培养。以《家乡的风俗》习作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建立情境,让学生讲述一些家乡中有哪些风俗,自己对于这些风俗有哪些认识,在其中又有哪些感受,用具体的认知和感受形成习作的情感情境。之后则以情境中学生的感受为基础,建立分组,开展共生写作,让学生之间做讨论分析,共同完成对家乡风俗的描写,并在其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在此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认识会有交流,能够得到写作能力上的互补,保证作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思维也在交流和应用中也会得到发展[2]。
        (三)以群文阅读培养审美素养
        群文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理解认识,也让文学审美鉴赏有了空间。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让审美素养走进课堂,帮助学生完成高效的学习理解[3]。比如在《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更多的文言文文章,并以此为核心组织学生做审美阅读,挖掘其中的思想情感,形成阅读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在其中要组织学生做审美阅读的表达,让个人审美理解得到展现,实现审美创新的培养。审美鉴赏与创新的素养已经成为中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以使群文阅读下的个性阅读理解得到有序开展。
        (四)以校本课程培养文化素养
        目前的小学语文重视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培养,其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课外也读的核心内容,利用传统优秀文化培养个人思想品质。因此,文化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必要的工作。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校本课程的方式,丰富学习的自主学习内容,也建立课外阅读学习与教材学习的结合,提高传统文化的理解。比如在小学低段建立《三字经》《千字文》等古文学习,而在高段则建立国学经典的阅读,让校本课程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长结合。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校本课程引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校本课程学习的重视,建立整体性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够得到落实,保证教学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能够提高语文知识获取和应用的效果,有助于个人能力的发展。但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不能只关注在核心素养培养上,还要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此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曲秀芬.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29):95-96.
        [2]郭建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读写算,2020(27):111.
        [3]夏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再探析[J].新课程,2020(4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