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珠
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中用什么的方式能让学生的学习有效的开展,在所有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做出创新与改变是时代前进的要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展开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下拓展学生语文基本功,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读写能力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组织;调控
前言: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重中之重,因为语文是学习一切的基础,那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化开展,有一些问题渐渐的冒出来,本文先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中的问题,后根据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自身定位不明确,填鸭式的讲解,被迫的接受、思维的固定,忽略学生的提问,注重教学的形式,教师对自身定位失败会就使教学的方法出现偏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法准确的使学生吸收;二是小组划分不科学,分组片面,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师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只关注到了优秀的学生,缺乏了对后进生的引导,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效率不高;三是教学方式不合理,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提高学习成绩,而是要从各方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学习成绩方面,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学习成绩也就能相应提高了。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的策略和措施
(一)采用异质分组,提升学生的团结意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进行异质分组,不同质的学生放在一起既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超强的合作意识,明白学生不能只有优秀的,不能过多的关注优秀的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才对学习有帮助,互相帮助,让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一个组中,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分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正确处理学生小组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他们互相帮助,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辅导功课,甚至是检查他们作业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特点和成绩选拔四个成员,学生之间的成绩呈阶梯状,分为四等,第一等的学生帮助第四等的学生,第二等帮助第三等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调换组成员,这样的分组能够使各组中各成员的关系和谐,减少学生之间不熟悉而产生的尴尬情绪,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也能够让教师更轻松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师要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是一节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设想学生在本节课的所有的问题,在课堂的实施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就是进行适当的提问。也可以在设计教学时,以合作小组进行探究,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提出问题把所有的问题列出来进行小组合作解答问题,整节课的教学实施充分的让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点,并吸收其知识点,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例如:在教学《树与喜鹊》一文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找一些与课文情感基调以及内容相类似的音频或视频在刚上课的时候播放着音频或视频先带领着全班学生朗读一遍,熟悉一下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分配各组分别进行阅读,让学生再一次体验一下文章的内容,并且教师在一旁进行适当的指导,但不要过多,要多照顾学生自我个性发展,不能过多约束。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喜鹊和大树都会感到孤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后来大树和喜鹊却又不再孤独,而是变得快乐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教师可以分配给每组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人总结,教师旁听并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思考。
(三)设计小组竞争模式,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时候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得多严格,学生的成绩就能提高的。而这种学习积极性是需要通过教师对课程进行巧妙地设计,然后才能培养得起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学方式,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考试或抽查方式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争强好胜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能够激起每个学生的好胜心,从而在学习方面更加积极。而且这样不仅能增进小组内的交流,还能够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起到非常重要的连结作用,双方互相补充,交换各自的想法,这样又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上句接下句的竞争形势。教师在课前选择一半组数的诗词数,然后各组进行两两对抗,进行诗词接龙,双方的四名成员依次出场,由一方先向对方出题,每个学生出一次,与对方学生依次回答,一方问答结束之后,接着又另一方以相同的方式继续进行问答,教师旁听并统计双方答对的学生数,最后给予答对数目较多的一组学生一定的鼓励和奖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也能够间接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小结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又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教师创新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呆板、不单调的教学方法中学习语文,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利用创新的学习办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张庆红.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20(02):55.
[2]郑红冰.谈后进生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转化[J].学周刊,2018(16):97-98.
[3]石爱芳.从“热闹”走向“有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7(27):52.
[4]王贻杰.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