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邓方秀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邓方秀
        石桥镇中心幼儿园    646125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该更新幼儿教育的概念,注意孩子言行的教育,满足幼儿教育改革和父母的需要。本文验证了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性,并讨论了一些有用的实践战略,以有助于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改革和改善。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实践探究
        
        幼儿教育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启蒙教育,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学习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近年来,在幼儿园教育中,父母养育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明用语很重要。幼儿园教育面临着很高的要求,为了在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言行能力,幼儿园教师的实践中成为了重要的课题。因此,调查孩子的演讲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实际战略非常重要。
        1 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3~6岁是孩子们开发他们演讲能力的最佳时期,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可以促进孩子的积极交流,孩子们可以学会表达感情和交流的重要内容。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孩子表现自己,耐心倾听,提高听力和语音配置能力,促进孩子的思维和大脑的快速发育,促进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对孩子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幼儿园教育也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义务。
        2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太笼统
        幼儿园教师通常会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教育方针。这可以为教学计划的顺利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但由于缺乏与孩子的练习相结合,课堂不受重视,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成长。
        2.2 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教育部提出了新的教学计划改革的概念,但是由于幼儿教育的特异性,几乎所有学龄前的教师都还在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日常教育活动。传统的教育方法,会减缓教室的气氛,减少孩子的教室活动,使他们感到厌倦,也会影响教学质量高的教育效果,不能有助于确立孩子的逻辑性思考和培养归纳性的能力。
        2.3 挑选的教学内容枯燥、无趣
        在今天的儿童语言教育中,教师不会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速度来选择教育内容,而是导致单调的教育内容,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认真影响孩子的教育质量和强度。这对孩子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帮助。
        3 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策略
        3.1 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打造良好语言氛围
        儿童的学习特性与小学生和中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孩子的说话能力更丰富,幼儿园应该注意构建语言学习环境。

关于这个问题,要结合孩子的现实,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表达语言的心情,在优秀的氛围下勇敢地说话,提高语言使用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孩子们必须从开放的交流活动中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为在幼儿园的交流创造更多的条件,并自动尝试与其他孩子和老师沟通。促进孩子说话能力的持续发展和改善。
        例如,教师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加强语言环境氛围的构建。另一方面,可以安排孩子们去执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可以发挥他们想做的教师、医生、明星等职业的作用,让孩子们参与兴趣,并在角色扮演中使用自己行使的正确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勇敢地指出其他孩子在使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评论。然后向孩子们讲述这些相关的的特征,谈谈他们为什么喜欢。
        3.2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加强日常交流互动
        孩子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有所不同,上学前的老师必须完全尊重孩子的个人差异,积极地和孩子进行交流。降低教师的姿态,运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语调,耐心地为孩子们着想,让感情丰富的教师们做孩子们的事情,通过获得交流的喜悦和满足,可以消除诸如胆怯和学习的厌倦等不好的感情。迸发知识欲,表达自己,提高孩子的演讲能力训练效果。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含糊和不恰当的使用语言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不能马上指出孩子们的错误,并且强制他们改正。相反,首先要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赞赏和鼓励,向孩子表达理解和肯定,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指导,让孩子们逐渐学习正确的发音,学习正确的语言。
        比如说,老师在班里发现一位同学特别的胆怯,不愿意与他人接触,别人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他经常一个人在那个角不说话,有时候只是自言自语。老师便可以走近她,与他多进行沟通,对他多提出问题:你的衣服真好看,这是谁给你的呀?”这些衣服非常贴近孩子,是孩子自己的物品,孩子回答说:“这是姑hu送的”,孩子发音可能不对,正好也可以趁此机会拉近距离,教会孩子的发音,也可以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在这个对话中,孩子掌握了“姑父”的正确发音,和老师缩短了距离。
        3.3 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
        教育的原形是,让孩子不在单调,关心学习,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促进孩子的归纳。因此,学前教师必须加强对国内外幼儿教育常识的研究和讨论,不断更新掌握教育的手段和技能,改革教育方法。在教育前提出启发性问题,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孩子们积累了更一般的感觉和实践经验,实现了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教育政策。
        4 结束语
        孩子演讲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学龄前教师应将其主要内容带入教育,灵活运用多种实用战略,刺激孩子的爱与欲望,提高孩子的演讲能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幸福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袁凤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8.
        [2]王声平.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张音音.幼儿园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语言教育活动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