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薄海婧
[导读] 近些年来各个学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极大地推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革新,

        薄海婧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8
        摘要:近些年来各个学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极大地推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革新,并且信息技术也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技术支撑,小学数学不但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对于小学甚至整个教育的发展有着奠基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并结合数学课程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和应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文先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分析,然后重点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1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相结合的意义探析
1.1刺激感官调动思维欲望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运用板书、教材及口头讲解的形式展开授课,很少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这样往往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对数学缺乏兴趣。因此,必须注重小学生自身对数学兴趣的激发。通过小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的研究发现,其对动画形式的短片有着激发的观察和探究兴趣。所以,在数学课件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动画的方式呈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数学教学当中,可以设计一个“猪八戒吃桃子”的动画,在这当中采用人物的有趣和简单的音乐,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枯燥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非常的愉快,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采用趣味性强的动画题材将课题引入,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另外也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2有效攻破数学教学的“难点”
        科学合理的引入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解决数学教学的“难点”,信息技术能够化静为形、化静为动、化静为景、声情并茂的特征,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对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处理的问题直观有效处理,在数学教学中对具体的内容可以采用鲜明以及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并且为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和突破提供了很好的表现平台,既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欲望更加浓烈,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1.3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信息探究形式
        教师要构建数学探究课堂,就需要让学生可以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就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可以自己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资源。或者,教师可将各种教学知识进行整理综合并制作成视频,促使抽象复杂的东西直观化、简单化。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开自主探究,以促进个人思维的发展。
2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有效运用
2.1利用微课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将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与微课的展示功能进行结合,就可以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与微课的教学价值,更好地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达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一课时,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分别设计出圆柱与圆锥的三维立体图,利用计算机的测量工具对圆柱与圆锥三维立体图的高度、直径与半径进行测量,并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转动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整个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来对圆柱与圆锥进行观察与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运用微课来传授课堂知识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控整节课堂的时间,方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从多方面来观察圆柱与圆锥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此保证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有效突破,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2制作相关的课件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各种抽象复杂的信息进行直观化展示,或者在学生面前进行动态呈现,让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数学知识,突破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将平行四边性进行切割,将其变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教师还可以在底不变的情况下,对高进行长短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3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第一,应强化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理念,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形成常态。这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图像功能合理应用,如信息技术的图像功能就可以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学生就能对概念较好的深化和了解。第二,加强信息技术和练习的融合。在对练习题的讲解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声音呈现功能,表现出练习题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有效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第三,着重与综合应用的结合。在对信息技术实际的应用当中,需要和小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将相应的数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其能够对数学知识实现合理的应用。比如,在讲解“直线相关知识”时,就可将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动态的幻灯片或动画的形式,将直线很好地呈现出来,学生观察动画后更加轻松地理解两点一线的意思,并且直线的长度也不会受到限制,能够无限延长等。
2.4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探究课堂,不能总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要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结合各种教学课件,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领域中,小学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学科一样,广泛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课不但可以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还可以优化数学课堂让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循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必将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从而切实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宗茹.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J].现代交际,2019(24):129-130.
[2]曾庆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与多学科深度融合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46-47.
[3]马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47-48.
[4]李妙锋.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一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192-197.
[5]朱翠云.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一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237-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