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宋正艳 向子龙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宋正艳  向子龙
        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实验小学 湖北 巴东 444300
        湖北省巴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湖北 巴东 444300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而对于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来说,往往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境进行合力构建,保证情境的有效性,从而化解数学抽象性与小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有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情景创设 小学数学 几何教学 应用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失真实性
        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尚且存在着真实性缺失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往往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情境学习过程中很难体会到真实感,教师的这种情境教学方式也注定不能发挥出理想效果,同时也使得学生降低了对教师的信任感。
(二)过于依赖课件
        对于小学数学几何情境创设教学来说,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以课件讲解为主,通过这种方式来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实现对课件的合理选择,使得课件与实际教学内容之间的贴合性没有得到保障,这也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受到了一定影响。还有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过于依赖课件的现象,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学也已经越来越普及,在实际落实应用的过程中发挥出了一定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集合课程讲解的时候已经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几乎不再板书任何知识内容,这也使得一部分知识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也滋生了教师懒惰的恶习。
二、有效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的应用探索
(一)紧贴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想要保证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综合品质,教师应该注意与教学内容紧密贴合,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全面展示,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进行积极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情境创设更好的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服务。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特性”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起重机力臂、自行车架等等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实例,向学生提出问题情境:“这些物品为什么要制作成三角形的呢?”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这也使得教学内容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二)选择恰当的情境创设方式
        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构建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保证情境的真实以及自然,这样才能使最终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有利于对学生数学学习潜力进行有效激发。现阶段来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情境构建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即游戏情境、故事情境以及联想情境等等,具体要应用哪一情境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确定。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他探究兴趣进行培养,以此作为基础来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学校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礼物,这个礼物使用精美的硬纸壳包装纸来进行包装的,现有两种不同规格的包装盒可以应用,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包装盒呢?”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长方体以及正方体两种不同规格纸盒的大小以及结构,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应用哪种纸盒最节省。这属于联想情境中的一种,应用这种情境可以使原本较为枯燥的理论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常识问题,这样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将问题通过多层次的方式展示出来
        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结合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通过多层次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展示,从而使得数学问题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这一知识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文字以及图形,将需要计算面积的六个平面图形通过“颜色闪烁”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问题的多样性,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细化理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几何问题进行深入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几何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适当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而将几何知识点通过更加直观的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有效激发,这也使得数学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体现,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同时,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知识点进行多层次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教学手段的优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现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接受特点更加符合,这样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聂颖.基于核心素养环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J].江西教育,2017,(3):76. DOI:10.3969/j.issn.1006-270X.2017.03.060.
[2]李明钊.关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思考[J].南北桥,2018,(13):42.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42.
[3]蒋浩.几何模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89-90.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7.03.089.
[4]陈英.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微课应用[J].教育艺术,2019,(6):18. DOI:10.3969/j.issn.1002-2821.2019.06.012.
[5]孔彩琴.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4):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