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丹
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第二幼儿园 四川省 625300
摘要: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其责任心、自信心,有助于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从当前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看,还存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异,难以适应新环境等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根据现实情况,制订合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措施,以此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提高策略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自理能力主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穿衣、扣纽扣、穿鞋子等,还包括幼儿个人卫生清洁能力,如正确刷牙、洗手、上厕所等;此外还包含幼儿物品整理能力,如整理自己的玩具,折叠衣服等。小班阶段是培养其自理能力的重要
时期,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时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化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当前很多幼儿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其生长在包办式家中,造成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无法及时适应新环境,难以很好地生活、学习,有很多幼儿不能独立吃饭,有的幼儿在穿鞋子时左右脚
不分,还有的幼儿不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加上有的时候为了让幼儿不耽误上幼儿园的时间,家长会直接帮幼儿穿衣、洗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的自理能力。所以,在实践中全面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很有意义。
二、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家长教育方式。很多时候,家长的溺爱容易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小班是一个人成长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很多习惯、能力都是从小班时期形成的。如果在小班阶段,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就会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造成极大影响。处于小的幼儿已经具备了相应独立意识,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想法,这时家长应该对其进行支持、鼓励,的生活观念对幼儿带来极大影响。
(二)教师教育方式。在当前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还存在教师包办的情况,如幼儿在园内不肯吃饭,教师就会喂幼儿吃饭;教师在看到幼儿穿衣服困难时,幼儿穿好衣服,教师的这些行为虽然是出于对幼儿的疼爱,看似帮助了幼儿,实则让幼儿丧失了锻炼的机会。长期下去,幼儿就会在家庭中依赖家长,在幼儿园依靠教师,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造成了幼儿自理能力差。
三、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为家长“打气”
我通过电访、家访、家园、日常入园和放学等各种机会,加强和家长的交流沟通,通过沟通发现:家长们大都觉得孩子还小,又是独生子女,家里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让孩子自己去做不放心,怕他们做错了,也嫌孩子做不好,重新再做又太麻烦。比如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了,又怕累着孩子,所以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会让孩子去做;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等小孩长大自然就会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家长溺爱包办代替。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在家长 QQ 群开一个班上的网络家长会——告诉他们三岁左右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应该具备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三岁左右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把握好关键期对孩子来说十分的重要,需要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开始“情商”小课堂《能干的我》,培养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利用情商课专门针对提高自理能力开展了课程《能干的我》,培养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先让孩子来谈谈:“我会什么?”孩子们会说:“我会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自己脱鞋子,自己背书包,自己上完厕所提裤子”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孩子自信心,愿意去尝试做。2.让孩子自己操作实践,尝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饭、玩玩具、睡觉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老师就及时表扬,并奖励一颗小爱心,并把孩子们自己做事情的照片展览
在主题墙,自己做事的视频发到班级 QQ 群里让家长们点赞,从而让孩子觉得原来自己还会做这么多的事情,原来我这么能干。慢慢的我发现班上孩子午睡起床之后,能自己穿鞋子的小朋友居然增加了不少,但是他们穿鞋子老是容易穿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开展“小鞋子,好朋友”的主题活动,教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鞋子的正反和不同。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鞋子基本都能穿对了,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候也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当他们的能力被肯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又进一步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三)鼓励小朋友突破自我,为他人服务
班上“能干”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接下来就可以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的系列活动,让小朋友上来锻炼锻炼,为班级服务:端端餐巾,发发水果,倒倒垃圾,擦擦桌子、整理图书最开始只有几名小朋友主动愿意来当小老师和值日生,每一次当这几名小朋友完成任务之后,就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他们感觉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越来越感觉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和满足感,因而越来越有自信了。几次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班上的小朋友越来越积极了,都争着抢着去为小朋友服务。在家里,爸爸妈妈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制定规则,通过以身作则的细致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洗脸,刷牙,洗手,穿脱衣服,穿脱鞋子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家园紧密配合,效果明显!有一次,有一个孩子脱鞋子一直脱不下来,我要去帮助他脱鞋子,他对我说:老师,不要你帮我,我能够自己脱。还有一次,家长送小朋友上学来的时候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老师,咱家宝贝这段时间变化太大了,回家居然不要我们喂饭了,有一次,我叫他帮我把拖鞋拿过来,他居然对我说:“妈妈,老师说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哦,你自己去拿哦”还有一个家长跟我说:宝贝在家里,居然自己收拾全家人的碗筷,这根本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长们也在QQ 群里面各自抒发自己的孩子们变化的感想,大家都发现自己的宝贝这段时间变化太大了。发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自理能力
越来越强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改变幼儿过于依赖父母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幼儿今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全面分析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并制订解决对策,科学合理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为幼儿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