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游戏导入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黄三真
[导读] 幼儿教育意义重大,对人类的成长而言具有启发性意义。

        黄三真
        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意义重大,对人类的成长而言具有启发性意义。科学教育能够引导幼儿探知世界的真相,在活动中理解人、自然之间的秘密。不过幼儿阶段,孩子缺少学习自主性意识,欠缺合适的引导将无法激励幼儿,让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游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用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幼儿参与到学习过程。考虑到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以幼儿大班科学领域为对象,分析游戏导入方法,旨在依靠游戏过程提高幼儿大班科学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游戏导入

        前言:人类在5至6岁左右,抽象逻辑思维快速发展,此时幼儿具备了一定的智力基础,能够使用推理、判断和概念思维活动。幼儿理解能力快速发展,此时幼儿除了能够广泛了解事物本质现象,同时也开始了对事物原理的研究,希望能够掌握事物的相互关系、本质、结果与原因。该阶段幼儿的逆向思维占领了高峰。为了尽可能帮助幼儿在该阶段获得更好的成长,享受科学学习乐趣,就需要利用趣味性的游戏导入,让幼儿顺利理解知识。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地球是非常神奇、神秘的,幼儿生活在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世界。幼儿能够认识与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使用科技媒介,幼儿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扩大了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1]。幼儿课程中,科学是很重要的部分。首先是自然资源和自然现象。幼儿在实践中了解各种动植物,尤其是各种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幼儿在探索中能够掌握这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外部特征。明白了动植物拥有生命,和人类一样,需要食物、空气与水用于生命的维持。在探索中明白了哪些动物吃植物,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存关系[2]。幼儿感知与了解和自己生活联系密切的各种景象。比如冷热关系、磁力关系、四季交替、潮汐、冰川河流、降雨等。幼儿在学习中明白了人类也是地球的一部分,人类破坏环境并不会对地球本身造成影响,最终的受难者只有人类。其次是日常生活接触各种科技产品,了解这些科技产品的知识与使用方法,明白了不同的家用电器使用原理、使用方法、使用特点,明白了这些工业机械与农业器械的生产应用和作用,感受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作用。
        幼儿在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中明白了自己的需求,在活动中大胆提问形成自己的理解。
二、幼儿科学领域游戏导入教学设计
        幼儿教育中需要充分利用游戏的过程吸引幼儿,让幼儿表现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一名幼儿都能够积极探索,享受科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有了游戏的导入能够让这样的过程变得更加美妙[3]。幼儿亲自探索、观察、感知自然,寻求正确的答案。
(一)观察
        科学教育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观察环节,游戏的导入可以让幼儿提前对知识建立初步的印象。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冰块融化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教师提前将一些小冰块交给幼儿,让幼儿比一比谁能够让冰块先化掉。此时幼儿纷纷参与到实践活动,每一名幼儿都在利用自己的经验,有的将冰块含在嘴里,有的将冰块坐在屁股底下,有的将冰块拿到室外用太阳烤。这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幼儿此时表现的十分认真,每一名幼儿都在观察中发现,冰块在融化的时候会冒出一些气体,这些气体让周围空气稍微凉了一些。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原理,冰块融化需要吸收周围热量,冰块变成水的过程是对热量转化的过程。幼儿在观察中感受知识魅力,在游戏的导入下顺利掌握了科学知识。
(二)操作
        科学教育中,操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操作环节,游戏的导入可以让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操作过程,形成深刻的知识理解。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研究吸铁石的南北极时,教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一些吸铁石,并让幼儿将吸铁石放在自己手里,随后让幼儿亲自实践,用找朋友的游戏感受吸铁石的特点。此时幼儿带着自己的吸铁石主动触碰其他幼儿的吸铁石,幼儿这时候会发现,吸铁石写着S的部分能够和写着N的部分吸到一起,写着S的部分会排斥写着S的部分,写着N的部分会排斥写着N的部分。幼儿在亲自实践、亲自探索的游戏过程中,享受着科学世界的探索乐趣。每一名幼儿都在探索中学习知识,观察与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解。
(三)分类
        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幼儿归纳能力、分类能力培养,科学教育同样需要培养幼儿这样的能力,让幼儿科学的完成知识学习,科学的完成科学课知识的探索。幼儿教育中,科学课探索活动需要组织幼儿认真的分类物体。对此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幼儿分类。比如在收纳科学器材的活动中,教师拿出提前准备的各种实验材料,包括各种大小、颜色、形状的材料。这时候让幼儿按照大小先分类,结束以后,按照颜色分类,再结束以后按照形状分类。幼儿在分类中理解了不同事物的关系与关系,幼儿在活动中简化与理解了知识。教师可以按照幼儿年龄段情况选择相应的分类游戏。
结语:幼儿科学教育中,需要教师选择科学有趣的方法。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和开发幼儿的科学意识、探索热情、科学能力、学习习惯,那么幼儿今后就能顺利融入小学课堂,完成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郑玲玲.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废旧资源应用探讨[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05):130-132.
[2]柴新昕.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0(27):186-187.
[3]蔡静.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