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白宗霞
[导读]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都使学生的书写时间越来越少

        白宗霞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官庄小学
        摘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都使学生的书写时间越来越少,直接导致了多数学生书写技能差、字迹潦草、错字连篇。近几年,教育部发布的各项纲要中多次强调加强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也在不断呼吁书法教育的回归。本文从基层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和实施书法教育的有效策略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书法;常见问题;教育方式
汉字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特色,其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几千年的智慧,既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我们国家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内在精神动力。然而,社会的发展变革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丢失了自古流传至今的书写技能,对于书法的认同感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被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为书法教育带来了曙光,让学生们明确了写好汉字的重要性,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练习书法。
一、 现今小学书法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一) 对书法教育的忽视
        在如今的小学课程设置中,语数英等主要学科所占课时最多,而书法课往往一个星期只设置了一个课时,从课程安排上来看就已经处于劣势了,再加上很多文化课老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常常会占用书法课的时间来讲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内容,使得书法课程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的写字意识、汉字书写能力等有所忽略,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个人的书写技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退步。这些书法教育中的消极因素使得小学生对于书法的认识缺乏综合性与客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阻碍了其全面发展。
(二) 书法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对小学生实施书法教育时需要水平较高的教师,然而如今的学校内很少有专业的书法教师,一般代教书法课的老师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个人书法水平比较低,也因此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由于书法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欠缺,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更是缺少针对性和明确性,以至于小学生在书法学习方面进步缓慢、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完成书法教育的目标。
(三) 学生对于书法课堂的排斥
        小学生比较喜欢有活力和趣味的课堂,然而常规的书法课堂过于板正和严肃,大多数时间都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流程学习写字,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不到新意和乐趣,也就不愿意配合教师主动学习书法。此外,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异,如果教师利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开展书法教育,就很难兼顾到全体学生,导致小学生个体之间的书法水平差异越来越大。


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小学书法教育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时,要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入手,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充足的精神力量,不断完善其个性和品质,获得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要想改善小学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学校和教师首先要通力合作,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将书法教育放在与文化课同样重要的地位上,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主动参与书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的书写能力。
(一) 完善书法课程安排,重视书法教育
        小学班主任可以和学校做好沟通,根据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书法课的课时,引起学生和教师对于书法教育的重视。如,每个班级每个星期可至少安排两节书法课,并在学校内部开设专门的书法社团,让学生在浓郁的写字氛围中意识到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正常上课期间,任何教师不得占用学生的书法课时来开展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书法。各个班级内和学校的展板上也可以挂一些与书法有关的名家著作,让学生在名人的引导和熏陶下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写好字。
(二) 教师加强学习,提升个人书法素养
        书法教师只有自身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才能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教育,因此,即便是兼职的小学书法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提高自身的书法技能。如,书法教师在课下时间可以临摹名家大作,在临摹中掌握不同字体的写法、构造、排版布局等,丰富个人的书法知识和书法写作能力。教师还要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多与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切磋交流书法心得,不断完善自身的书法认知,提高书写水平。学校也可以邀请当地的书法大家到校为各位教师讲解汉字书写的方法,通过现场展示和指导等提高教师的写字质量。当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个人的书法素养之后,在课上教育学生时也就更加具有专业性,学生的书法水平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 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书法学习
        要想顺利开展书法教育课,小学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正确认识书法、自觉学习书法。如,书法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某个汉字的书写图,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刺激,引导他们通过饶有趣味的动图了解书写该汉字时不同的起笔、运笔、收笔状态,并掌握书写汉字的正确笔顺,然后试着在自己的书法本上进行描摹,感受走笔的过程。书法老师也可以将学生们在每一节书法课上的练习成果收集起来,并在班内设置一个专门的书法展板,将学生们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悬挂在上面,以此激起所有学生的好胜心,诱导他们在课上学习时努力练字,以此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三、 结论
小学时期的书法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文化、发展个人文学素养的关键途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风骨和精神,从中收获积极的体验,不断完善个人的精神世界。在进行书法教育时,教师也要重视挖掘书法中的美,让学生对书法课程充满兴趣,并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练习书法、掌握书法的精髓,不断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参考文献:
[1]虞晓勇,郑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策略与基本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0-144.
[2]姚冰冰.新课改下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困境与突围——以青田县书法教学为例[J].新课程:上,2016.
[3]孙玉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书法教学评价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2016.
[4]苏彬彬.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8):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