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高书军
[导读] 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和发展,对于高校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书军
        天津农学院   300384
 
         
         
        摘要: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和发展,对于高校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实现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培养专业性更强的旅游人才,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全域旅游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全域旅游背景下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1全域旅游主要特征
        首先,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景式旅游,在空间上,将传统的景点、景区旅游模式,转变成为全区旅游,对于整个旅游的行程、规划、中转都有合理的安排,甚至对旅游的延伸地都有涉及到。全域旅游的开展,让游客可以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旅游感受,让游客可以对整个旅游地点都感到满意,让旅游从以往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变成为休闲度假,让客户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也使得旅游逐渐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全域旅游并不是一个景区、一个景点,不是空间上的某个区域,而是要打造一个集生态、文化、生活、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大型经济发展空间。其次,全域旅游属于一种全时段的旅游,传统的旅游在时间和季节上是一个难点。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旅游时间也非常的充足和灵活。比如,我国上班的工作人员全年假期可以达到一百多天,国家还在倡导带薪休假、带薪旅游等,对于旅游市场是非常大的促销,使得传统旅游旺季可以得到均衡,人们在平时也可以去旅游。另外,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已经不再喜欢人满为患、人挤人、交通阻塞等等,在旅游中更重视体验和感受,因此也出现了各类受欢迎的休闲旅游项目,为全域旅游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再次,全域旅游是非常大的旅游产业,将旅游景区、景点与产业经济不断拓展,打造资源丰富、经济活跃的新的旅游模式。在旅游中,网络、大数据、智能手机等运用,使得旅游可以更加智能化。为人们的旅游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包括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养老服务等,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轻松的体验,将旅游产业不断拓展。最后,全域旅游需要全面的参与。在旅游市场不断拓展过程中,不仅是旅游相关部门的打造,也需要全民参与,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形象,都可以为旅游进行宣传与推广,实现资源共享,将全域旅游不断落实。
        2全域旅游背景下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2.1积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体系建设
        全域旅游在推广过程中,对于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是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应该更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为全域旅游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升级,人才的素质、知识、精神以及理念都需要更新,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符合全域旅游的目标和规格,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道德品质、服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为基础,使得人才可以全方位的掌握各种技术与能力,发挥人才的思维和能动性,促进人才不断成长,使得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理念可以贯穿始终。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机制。将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以及理论知识作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和刚性需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选修,获得双学位、联合学位以及夸课、跨系的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灵活机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的能力,符合全域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人才培养质的提升。
        2.2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产业链管理能力
        传统旅游发展中,需要依靠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游客通过旅游中介了解到信息,并由旅游机构提供服务。而游客在景区的酒店、餐饮以及购买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链主要围绕住、行、购物、娱乐、游、餐饮六个方面。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旅行社、酒店、景区服务三大模块,从而进行系统的教学,形成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时,人们逐渐从小的旅游,转变成为大的旅游,在旅游设计方案和思路上与以往不同,更倾向于整个产业链的创意、设计、策划以及服务管理,是整个旅游行程一套完整的体系,实现游客的食、住、行、玩、购一体化,让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还应该加入更多的互联网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互联网技术和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更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协作教学等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可以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3加强校内外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全域旅游时代到来,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属于服务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体验是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有更好的感受,旅游完成后可以获得美好的回忆。因此,在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强知识与实践的双重培养,提升人才的服务理念。因此,可以开展校内外合作机制进行人才的培养。全域旅游中各个区域、利益主体以及产业中,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在全域旅游人才培养中,可以与校内外形成良好的互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自身专业的发展,还应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自身的能力,拓展视野,从而可以更好的优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获得社会的认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域旅游是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人才素质可以满足全域旅游的需求,人才的创新性和综合素质可以提升,从而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也有效的促进高校旅游专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全域旅游背景下河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9,33(03):117-120.
        [2]付文武.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4):47-51.
        [3]刘莹英,袁璐.全域旅游背景下武汉市旅游类人才供需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12):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