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文
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到落实,体现了我国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决心,作为小学一线教师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保护他们的学科兴趣,在引导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优化课前导入、打造信息化课堂以及鼓励合作探究等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习惯;高效课堂
今天,有幸聆听了绵阳市先锋路小学徐老师《圆的认识》一课,受益匪浅。其中徐老师很多独到的见解:如培养思考能力,不光是学生,也包括老师;在教学如何展现生本理念等对我触动很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决定从这几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数学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数学就如一座金字塔,小学数学处于最底层。这个阶段学生如果没有学好,到中学阶段就会面临众多阻碍,所以强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教育改革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教学观念落后,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很少传授学生思想方法,常常要求学生记忆数学概念和公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形成主动思考意识,自主探究更是无从谈起,所掌握的东西过于浅薄;当问题稍有变化时,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去解决。
低效和无效教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最大的“拦路虎”,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落实。基于此,小学数学课堂必须做出调整,从重视量转变到重视质,进而建立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构建的优势在于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收到最好的教学收益,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高效课堂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且学生会学得更为轻松,符合小学教育教学肩负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其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并进行自主探索,以激发其潜能,使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发展多种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1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考不光是学生思考,教师首先要学会思考。思考什么呢?就是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在哪?也就是徐老师所说的“知识入框”,“知识入框”就是把新的知识点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本节课徐老师首先就是把圆形融入到我们已学的图形当中去,这里的图形即包括学过的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圆是平面、曲线、封闭图形。
2制定规则
无规则不成方圆。为使这种课堂合作管理的模式持久保持活力,我还为他们定立了规则。内容包括了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作业上交、单元测试,回答问题、家庭表现等等的加扣分规则。
如哪个小组有人违纪被老师点名了扣1分,上课回答问题视精彩与否加1-3分、每天在家表现家长评优的加2分……此外,我还经常性地举行一些小组间的评比活动,如“纪律最佳小组”、“最佳小组发言人”、“测试成绩最佳小组”等的形式,激励所有组员主动承担责。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和参与到管理小孩的学习与生活,每周还特别设立一个“我是爸爸妈妈最乖宝贝”的加分奖项。有了这些规则,学生的方方面面的管理更轻松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基本上都已经形成不错的听课学习习惯了。这时老师更轻松地实现课堂的撑控了,成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3培养倾听习惯,构建高效课堂
倾听是一种美德,其首先表达的是对别人的尊重,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能够在教师和同学的话语中搜寻到有用的信息,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习也会事半功倍。可针对小学生来说,学生在倾听教师的过程中时常会开小差,在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时,往往不知道该听谁的发言。这说明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倾听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倾听,理解他人发言的内容,并与发言的人产生共鸣。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倾听学生,通过学生的话语、神情、姿态,了解学生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在课上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同时,笔者也和学生一起通过折纸、拼接等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面积对比,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计算题目时,笔者读出了自己设计的题目,学生在教学中认真倾听可以通过面积计算公式的套用直接得出答案。展示难度较大的问题,课本中的例题6,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以及它们各自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序的发言,不争不抢。在辩驳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时,首先要说明自己的理由,为他人倾听自己的发言提供一定的条件。同时,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也做到充分尊重,不用突然的插话打断别人的思路。
4鼓励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定义、推导公式、演示例题,学生在下面跟着记忆理解。长此以往,理解能力较强、自控能力较高的学生就能脱颖而出,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形成知识漏洞。除此之外还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以为自己会了”的错觉,跟着教师学习的时候觉得都听懂了,一旦独立做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习惯了教师的“投喂”导致了自主探究能力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教辅材料、微课等学习工具来尝试独立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首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为每个组分发一张A4纸,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步骤去将梯形的与之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知识,既能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汗水,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高欣荣.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新思考[J].魅力中国,2018,(52):81.
[2]康建豪.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初探[J].魅力中国,2018,(5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