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22期   作者:陈燕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甚至会降低教学质量,更不能有效发挥出体育学科的教学效能。
        陈燕平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碧莲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甚至会降低教学质量,更不能有效发挥出体育学科的教学效能。当前社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格外重视,尤其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饱受高考压力的困扰,一旦没有调节好心理状态势必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此时,体育课已经不是单纯的强身健体的课程,而是在学生心理上进行合理辅导,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抒发心理压力,发泄负面情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选择多种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中体育;运用
        高中体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具有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应该给予体育课高度的重视。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因此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对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研究。
一、高中体育游戏的特点
        1.锻炼学生身体,提升身体素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视的是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配合教师,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体育游戏不仅是游戏,也是一种活动方式,适量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身体,提升身体素质。
        2.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属于游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自主的与教师进行互动,达到教学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体育游戏虽然是一种游戏,但是并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它应该有一定的规则,教师依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在明确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去“玩”,才能够实现体育游戏的游戏目标。
二、设计体育游戏规则的原则
        体育游戏要想发挥出它的作用,前提是要设计合理有效的体育游戏规则。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规则时,应该以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意识进行设计,结合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对游戏规则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体育游戏发挥其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锻炼性原则。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设计时,应该遵循锻炼性的原则,首先是明确游戏的目的性,例如某一种游戏时为了发展某一种体育技能,有的游戏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耐力,有的游戏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只有遵循了目的性原则,才能减少游戏中的盲目性。
        2.健康性原则。内容积极健康的游戏才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健康的游戏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低级庸俗的游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3.趣味性原则。游戏时孩子的天性,即使是高中生对于游戏也充满了热情,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同时还能学到一定的知识,拓宽视野。

在对游戏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实用性。
        4.教育性原则。教学和德育是有机统一的,因此游戏的意义不仅在于放松身心,休闲娱乐,更是为了在游戏中渗透教育性原则,让学生在游戏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5.安全性原则。很多游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危险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设计时,应该以学生的安全为核心,对各种危险性因素进行预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学生在游戏中受伤,对于容易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的游戏,要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学生在安全的条件中进行游戏。
三、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在游戏的情境中增强学生体质,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对体育游戏进行精心的设计,使游戏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体育游戏需要在身体运动的形式中进行,因此体育游戏的设计应该遵循健身性、趣味性原则,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实现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通过体育游戏增强团体凝聚力。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体质,同时还营造了一种竞争氛围,使学生的体能、智力、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感和自豪感,使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有新的认识。体育游戏一般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在体育游戏中学生还能够形成团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意识到合作的力量,有利于形成团体凝聚力。
        3.在准备活动中融入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通常会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动作让学生进行预热,长期下来,这样机械性的重复动作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进而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意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螺旋跑、“拉网捕鱼”、跳绳、“猴子抢球”等等游戏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强度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创意性,学生对这些新异的游戏必定会充满兴趣,乐于参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游戏,例如在短跑课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这时候可以通过“黄河长江”、“喊号追人”的游戏来提升学生的敏捷度。
4.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快速形成体育技能,例如在篮球课中,可以设计“两人运球”、“活动篮筐”等游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篮球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和掌握知识技能。跑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是基础性的运动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长跑、慢跑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方式反感,这时教师可以设计“环球旅行”、“奔向明天”等追逐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身体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应该遵循体育游戏设计的各种原则,更好地把握体育游戏的规律来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崔海岚.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7):123.
[2]秦炜.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5,0(8).
[3]肖明.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7):198,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