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韩飞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小学学校迎合相关政策进行了多项学科的教学改革。

        韩飞
        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张庄小学   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小学学校迎合相关政策进行了多项学科的教学改革。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风向”。在进行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规划时,相关教师应深度了解核心素养的理念、内容,进而确定最佳的改革实行方式。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数学核心素养概念,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最后针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列举了几项具体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引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并不难,但因涉及此类学科的基础知识框架构建,相关教师亦应加强对其教学质量优化的关注。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引发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新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念
        数学核心素养即称为素养,其便属于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上层的抽象思维产物,与之相关的培养活动,亦需基于各类具象的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产生领悟、积累、整理的思维惯性,其即为数学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内容,当前教育改革推行此类素质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在带领学生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后,逐步展开感知、体验、内化效果等学科学习流程的相关思考,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深度了解,进而实现各项素养的培养意义的领会[1]。
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首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有待更新。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多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传授,因此课堂中数学教师往往采用平铺直叙的讲解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此种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教学模式在多种学科中均相对常见,但其并不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高效“吸收”。当前教育改革多推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此种教师单方面叙述的教学方法或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终究无法实现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别提促成核心素质的生成了。此种景况下,教师应多自省,开拓创新,但当下依旧不乏思想相对“古板”的教师。此类教师在过往的教学过程中,凭借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出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由此便相对信任传统教学理念。但随着时代变迁,教育发展的需求亦有所不同,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教师个人的发展双向角度的考虑,传统教学理念是应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其次,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创新。结合传统教学理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亦相对单一。课堂中遵循教材内容进行课内习题练习,进而根据学生解题的正误进行知识存疑点的讲解。此种教学手法缺乏新意,学生也对其较为厌倦。部分教师认为当前各类“花式”的教学方法或存在“喧宾夺主”之嫌,学生的注意力均被趣味内容所引,难以关注当堂知识学习的重点。但此类教师亦忽略了所谓“花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合理调节其中知识教学与趣味内容的配比,是对教师班级学生了解度及教学能力的考验。
        最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方法有待革新。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方法基于课后作业及阶段性学科测试,此类评价仅能验证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度。数学核心素养涉及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多项内容,单凭作业及测验中简单的计算题构成无法实现此类素养的培养[2]。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鼓励学生思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为实现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可在知识讲解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实现数学学习思维为框架的构成。如在进行图形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举出如下习题:小芳喜欢盆栽,于是她购买了三盆仙人球。小芳的妈妈看仙人球比较扎手,便帮小芳编织了毛线“护栏”。“护栏”只需遮住仙人球的四面即可。小芳妈妈应编织何种形态的护栏呢?此时学生或回答正方形护栏,其既好编织,又不会耽误浇水。教师继续发问:小芳妈妈一次可编织出一面正方形的网面,为将三个仙人球全部“护住”,需要编织多少个网面?学生通过直观想象,可直接得出一个仙人球需要四面围住才可不扎手又不耽误浇水,又可根据逻辑思维直接推断另外两个仙人球亦需要四个网面,由此进行4+4+4=12的计算,进而得出结论。
(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仅凭借教材资源无法实现学生数学运算、数学分析素质的协同培养,教师可应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应用与当堂教学知识相关的诸多内容进行大量计算及分析的实行。如进行乘法的学习时,学生需掌握乘法口诀等计算技能。但在实际的习题测验及生活应用中,相关计算的要素往往不会十分明晰,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如教师抛出此类习题:小张去买苹果,看到当前超市苹果3元钱一个,且有买十赠一的特惠,于是便买了20个苹果。到达收款处后,售货员又告诉他橘子与苹果同价,再买10个橘子的话,每个水果可以给他便宜1元钱。橘子离得太远了,小张决定站在原地算一下一共需要多少钱,如果钱带得不够,便不去取了。学生在解题时需分析当前一共有多少水果是算钱的,多少水果是“免费的”,然后还要算上30个水果的减免价格,最终得出小张购买20个苹果及10个橘子的总价为(18+10)×(3-1)=56元。
(三)培养多项能力,应用情景教学模式
        为实现学生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教师可合理应用情景教学模式,在高效互动的同时带领学生在抽象思维活动一起动手,进行学习建模的制作。如教师可结合时钟阅读教学与图形教学设立钟表店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店员,自身扮演顾客,并告知学生,自己想要一个冰激凌甜筒形的钟表。旁边“库房”的店员接到“订单”,连忙开始制作球形的“钟表”,甜筒形状的钟表需一个圆形的纸片以切蛋糕的方式裁切,大片的卷成甜筒的筒,小片稍微弯曲卷成甜筒的冰淇淋部分。此时,学生需对应教师表的时间进行钟面的绘画。拿到柜台,“售货员”亦要念出上面指示的时间。通过此种训练,学生不仅实现了核心素质的培养,还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锻炼了自身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
(四)强调全面发展,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部分教学软件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全过程的记录。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过程中,可通过此类技术的应用改变当前惯用的“以成绩论成败”的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软件的应用下,教师不仅可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予以记录和评价,还可在其中添加多项与核心素质相关的评测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充分领略自身核心素质从初建,到养成,再到应用的全过程学习感受。
结论:总的来说,小学教育阶段除了肩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这一任务之外,还应从协助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入手,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切实培养。相关教师应先了解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进而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多项能力,应用情景教学模式;强调全面发展,改变教学评价方式等策略,逐步展开给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协助学生奠定数学学科的优质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运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江西教育,2020(30):53.
[2]李欢喜.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30):52-53.
[3]唐恩.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86):79-80.
作者简介:姓名:韩飞(1964-04-1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济宁市,职务/职称:小教高级、中级职称,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