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3期   作者:关道合
[导读] 因为目前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
        关道合
        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   安徽省合肥市231600
        摘要:因为目前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东南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在同一地区内,也存在着城镇和农村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孩子们被留在农村学习,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农村教育的不发达,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有的严重到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面对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的老师需要承担起责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正向引导,使学生的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社会应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学校要承担起其中的责任和义务,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和外地的家长进行沟通,使他们能够了解孩子的情况。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因为父母为了提高经济能力选择外出务工,由家里的长辈照顾儿童或者借住在其他的亲戚家中,而老人往往因为年龄比较大,祖孙之间的代购很大,并且很多农村老人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和儿童的交流存在障碍,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以及成长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很容易自我放任,有的长辈还会溺爱这学生。而借住在亲朋家里的孩子因为存在着血缘亲疏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对学生进行精心照看。学生所处的环境存在着差异性,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学校的因素
        因为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水平都是有限的,对于留守儿童不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照顾也无法得到确切的落实,而且因为教师的能力问题,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很难得到特别照顾,而且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学往往比较枯燥,教师也不能够提供趣味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留守儿童也会和其他的学生进行比较,长期下来会出现压力、焦虑等现象。
(三)社会的影响
         因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会比较早的辍学打工,也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就会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群体,这些学生会逐渐的被带偏成长路线,产生负面的社会认知和不正确的三观,还会影响到其他在校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还在发育,他们的认知行为也比较幼稚,对于大人比较依赖,但是留守儿童家长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没有对象能够进行倾诉,也没有人能够指导他们的行为,他们只能够选择自我消化,长期下来会形成孤僻的性格[1]。
二、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档案,一起关注留守儿童
        在当前我国的大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学校和教师必须承担起责任,主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关心。学校要给所有的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实时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活动,尤其是他们的日常表现和学习行为,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首先,教师需要了解所带班级内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其次要对他们进行日常的观察,包括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在观察中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个性化的辅导教学,对于他们的成绩测试也要重视,要进行分析。并且对于所有的资料都要保密储存。最后,学校需要每学期进行至少一次的家访,家访时候要向父母说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要求家长也要及时的关心自己的孩子。
(二)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相关的培训
        目前,留守儿童所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偏远地带。虽然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也会有专业的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但是我们仍然是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的人才,一些心理咨询师不是长期驻扎学校,无法得到学生的信任,还有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一个牌子,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因此需要对学校内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学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使他们能够直接的服务到一些心理健康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并且还能够改变这些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也能够及时发现并且纠正[2]。
(三)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沟通
        在进行平时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娱乐的方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去的学生的信任。教师在慢慢靠近学生的时候,也搭建了师生之间有好沟通的桥梁,但是教师们的关心仍然无法替代父母们的照顾。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教师需要学会利用聊天软件来和远在外地的家长沟通,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还应该帮助留守儿童和家长通过网络进行定期的视频通话,使远在外地的家长能够关心到自己的孩子,使孩子不产生被抛弃的心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它将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因此学校、家庭、教师以及社会,都要更多的给予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对于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进行关注,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解决已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邵永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人文之友,2020,(5):202.
[2]张海林.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29):32-33.

本文系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编号:HJG16074))的教学成果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